李越講故事並沒有花太多時間,但是A輪的會議卻持續了好幾天。
這其中,有VC們反複商討融資和套現的股權比例持有問題,也有李越進一步講解新媒體、精準營銷和大數據的各種共生關係。
最終,在2009年5月30號,微博的A輪融資終於塵埃落定,李越在凱悅酒店和VC們完成了簽約儀式。
這一能讓互聯網震動的融資行為,也被數家媒體見證,很快各種細節就被公開,靈悅微博這家發展一日千裏的互聯網新公司,再一次被人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此次A輪,打破了華夏互聯網企業的估值記錄。
投前估值35億美元,融資後估值40.25億美元,李越隻用了15%的股權,就拿到了5.25億美元的資金。
更恐怖的則是這個年輕人還在A輪後,轉讓了20%的股權,套現8.05億,折合華夏幣40.25億。這個數字很巧妙,不看幣種的話,和估值一樣。
但盡管是和美元5:1的華夏幣,40.25億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可不是資產,而是實打實的現金。
融資的信息一被媒體披露,互聯網和金融界就驚掉了下巴。
所有人都在問一個問題:李越是給你們洗腦了嗎?
他們無法理解,被業界估值在12-18億美元左右的靈悅微博,為什麼在A輪時它的價值翻了一倍?
如果說是溢價,大家都能理解,你溢個3-5億美元也差不多了,直接估到35億美元這是腦溢血了?還允許創始人套現20%,這可是40.25億元華夏幣啊,直接讓李越空降到了華夏富豪榜前十。
這也太離譜了吧?
互聯網企業估值高,是眾所周知的,但就是企鵝、極易搜、寶多商城這些獨角獸企業,在6000萬用戶左右的規模時,也隻被估值在8-12億美元之間。
你靈悅微博靠著兩個網頁遊戲,賺了不少廣告費是真,但也隻能靠廣告盈利,真正的潛力還沒有別人大吧?
為什麼這麼值錢啊?
在所有人扶正自己的下巴後,微博的股權分配也出來了。
靈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李越:53%
期權池:12%
高晟:8.25%
紅山:6.58%
DGI:5.12%
光晨資本:5.06%
中京資本:4.3%
正淩、明盛、豐源等其它創投公司:5.69%
高晟、紅山、DGI,還有光晨和中京,這5家瓜分了李越出讓的20%股權,其中高晟吃的最多,所以它雖然沒有領投,但卻擁有最多股權。
VC們掏了很多錢,但李越卻沒有讓他們進入董事會,因為目前微博的所有策略,都是他的一言堂,用不著別人來指手畫腳。等到B輪或者C輪後,微博的發展真的穩定了,再讓他們入席也不遲。
對此,VC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們看你表演就行。
隨著國內外幾家頂級資本給微博背書,吃瓜群眾們也漸漸閉上了嘴。這些錢多的不要不要的大佬們,都覺得微博值這個錢,那他們這些局外人還嘴碎什麼?
就好像一個東西別人賣一千,有些人覺得不值,而有些人反而覺得少了。
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融資會議上,李越肯定拿出了什麼大殺器,才讓VC們心甘情願地掏錢。
很快,人們的目光就不再聚焦到A輪的估值上,而是轉向李越這個創始人。
從創立微博到現在,不到半年時間,就成功套現40.25億華夏幣……想想他隻有19歲,而自己這個年紀,卻還在花著父母的錢,說這和人比狗的差距還大,已經很委婉了。
刀藏鋒,李越,現在是全世界賺錢最快的年輕人吧?
40.25億的現金,能在胡布斯華夏富豪榜上排第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