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道德綁架(1 / 1)

《新生》雜誌自創刊以來,一直在公益事業方麵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

但連續3期,都沒有公布過相關內容,所以才讓很多人質疑。

直到第4期,人們才看到《新生》的公益事業是怎麼具體去進行的。

雜誌從工作組進入到張貴美的家鄉後,就開始了記述,一直寫到張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參與新學校的建設中。

然後官網上,每一分錢的花費都有跡可循。

有好事者專門把數據表格下載,頂著枯燥無聊的心情,硬是把60多頁的記錄看完。

最後得出結論,如果記錄上的物資在當地是存在的,那《新生》的公益就沒有任何問題。

他把自己的看法發到微博上,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但依然有人質疑。

“連一支鉛筆的記錄都有?這也太詳細了吧?”

“有什麼用?你怎麼知道這個表格不是偽造的?你怎麼知道當地的孩子有沒有得到這支鉛筆?”

“樓上的鍵盤俠,你買過一本《新生》嗎?或者從別的機構捐過一塊錢嗎?你要是不信,就去張老師家鄉求證啊!難道雜誌上那些照片,都是雜誌社逼著老師和學生弄的?”

“照片絕對是真的,你們看張老師和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多麼情真意切,他們肯定是真正獲得了幫助才會有這樣的笑容!”

……

不過質疑的人已經很少了,群眾的眼睛大部分都是雪亮的,那些照片上的笑容觸動了他們。於是《新生》的銷量,又上升了不少。

但引起轟動的,卻是另一件事。

刀藏鋒的捐款問題。

有一個ID為“不爭朝夕”的微博用戶,把《新生》官網的捐款名單截圖了下來,然後又把李越套現40.25億的新聞放在了一起,寫道:

“刀藏鋒是我見過的最惡心的人,說他是最有錢的年輕人不過分吧?這麼有錢,卻一分不捐,反而號召別人來捐,我真的吐了。”

這條微博,讓無數一直質疑刀藏鋒,對李越有敵意的人集體高潮了,一下就頂上了熱門,推送到更多人眼前。

“還真是啊,捐款名單裏好多個人捐款,但一個姓李的都沒有?”

“就算繳稅後隻有30多億,捐個幾百萬不過分吧?一分不捐是幾個意思?自己的錢就是傳家寶,別人的錢就不是錢?”

“你們別嘰嘰歪歪了,刀藏鋒作為《新生》的創辦者,能發起這個公益基金,已經夠了,別道德綁架逼人家捐款。”

“你們有沒有想過一種可能?就是刀藏鋒其實已經捐了,但做好事不留名,沒有留下記錄。”

“絕無此種可能!刀藏鋒這麼高調的人,怎麼可能不留名?找了個漂亮女朋友,就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他肯定沒有捐錢!”

“我欠債都捐了十塊,李越這逼這麼有錢,不捐一個億,我都看不起他!”

……

李越確實沒有捐錢。

原因很簡單,前麵說過,作為《新生》的創始人,雜誌每賣一本捐的那一塊錢,都可以算作是他的。

相較於套現40億,幾十萬確實有些微不足道,但這不僅是李越的一份心意,也是他在公益事業上的第一步。

公益事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而偉大的事業。

與其讓套現40億的李越,現在捐出1億,不如讓他用這40億,去賺更多的錢,將來回饋到整個社會中。

不過說實話,不管是在哪個世界,李越都不是什麼特別高尚的人。但他的三觀是很正的,有錢就要擔起社會責任,這種事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

被人道德綁架,李越當然也懶得搭理,就像前麵那麼多人黑他一樣,在微博上反擊沒有太大意義。

當然,如果有機會可以讓李越狠狠打這些人一耳光,他也是非常樂意的。

但讓李越沒想到的,是捐款這件事,引起的熱度確實有點大,連昌南的元老都驚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