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非盯著《火影忍者》的簡介看了好幾分鍾,最終不得不確定,這書還沒開始寫。
他是刀藏鋒的書迷,最開始在書店發現《龍族》後,就一直關注著刀藏鋒。
前不久書店上架的《鏡·龍戰》,他已經看完。現在刀藏鋒沒有新作品,他就覺得很無聊。
由於不喜歡看快餐式的網文,所以他登陸靈閱中文網,都隻是和刀藏鋒的書友們互動。
看到《火影忍者》出現,他本來很激動的,但現在就像被澆了一盆冷水,興致全無。
月更?還無法保證內容有多少?
要是一個月隻更新一兩章,不是得讓讀者們急死?
別人的書,他們可以選擇不看。但是刀藏鋒的,不看不行啊。
好看,當然是第一位的,但這個人身上光環太多,大家都想知道他會帶來什麼新東西。
《火影忍者》現在內容極少,隻出現九尾妖狐和忍者這兩個信息,但就這些內容,就已經吊起了他的胃口。
每個月1號更新?
馬上就是10月1號了,好像也不久……
然而,宋非不知道,李越說的1號,並不是10月1號。
現在《火影忍者》還沒立項,不可能在10月份就推出的。
而且每月1號更新的,也隻是部分小說章節,其它領域的產品,是沒這麼快做出來的。
李越說的“五大領域共同推出”,意思是指同時期推出,不會間隔很長時間,並不是在某個時間點全部推出。
小說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便是漫畫,然後是動畫,音樂、遊戲和影視就比較靠後了。
有人可能會說,小說先發了,別人都知道了內容,已經劇透了,還會去看動漫嗎?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首先,小說和動漫,表現形式不一樣。
小說會給人更多想象,但動漫卻通過畫麵把這些想象表現了出來。
讀者們看到書中的角色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他會不想看看到底是怎麼打的嗎?然後那些招式技能又到底是什麼樣的?
然後,小說和動漫的受眾用戶也不是同一批人。
有的人隻看小說,有的人隻看漫畫,但這些人都沒有守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的孩子們多。
一個IP,它的價值不是一時半會就會被榨幹的,好好經營,能在數十年內持續創造價值。
孩子們看了《火影忍者》的動畫後,喜歡上了這部作品,等他們長大,由這部作品衍生出來的一切,就會變成他們消費的目標。
目前李越的計劃,是先通過小說,發布一部分內容,吸引書友的關注。
然後再把動漫產品做出來,漫畫和動畫可以一起推出,保持和小說的進度一致就行。
這也是為什麼小說要月更的原因。
月更,可以更方便地控製小說的劇情發展。
比如第一部分,可以先放出“波之國任務”這個劇情。
讀者們看到之後,自然會對後續的劇情產生期待。
這時候,動漫作品同步推出,大家就會看到,原來鳴人長這樣,原來寫輪眼是這樣的眼睛。
然後到了第二個月,可以根據其它產品的進度,有選擇的放出小說內容。
當然,一個月更新一兩章這種事,李越是幹不出來的。
至少,也會更新一個主要劇情。
然後,在更新動畫作品時,片頭片尾曲當然也少不了。這些音樂,隻要好聽,大家就會喜歡。
同時,在更新這些內容的同時,遊戲,影視作品也會一起進行。等到完成,就可以上線,給大家驚喜。
這就是李越關於《火影忍者》的計劃,確實是一個工程量比較大的項目,需要很多人來完成。
在來到東瀛的第三天,肖洛完成李越交待的任務,把漫畫家的名單列了出來。
李越會根據名單來選擇自己需要的人。
除了這些漫畫家外,像聲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火影忍者》會同時開拓兩個市場,除了華夏外,另一個自然就是東瀛。
所以除了國語配音,東瀛語也要跟上。並且,東瀛語才是原汁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