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會議開始的時候,李越強調了對那些過氣資源不再收錄的問題,目的自然是要大家把重心放在“靈越自製”上。
拋出概念後,他便解釋道:“《我要當歌手》和《我要做演員》這兩檔節目,從頭到尾,都是我們公司自己出資打造的,這種節目,就是我們靈越的自製節目。”
李越沒有看過陸子彬寫的《刀藏鋒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但他作為這個世界的自製節目開創者,肯定是最懂的那一個人。
簡明扼要地講了一下關於自製節目的優缺點後,李越又補充道:“我們要把【靈越自製】做成一塊響當當的招聘,做到讓觀眾不看內容,就敢買票上車。在節目質量這塊,要不斷追求極致,爭取把傳統電視媒體的節目,甩到十萬八千裏外。”
這種豪言壯誌,讓在場的人都很激動。
如果真能把電視節目的市場搶下來,那這無疑是值得吹噓好幾輩子的事跡。
但這真的能做到嗎?
看電視不是家家戶戶的日常生活嗎?
又有多少人願意專門跑到電腦上來看節目呢?
看到眾人表情中有激動,興奮,還有疑惑與不可思議後,李越笑道:
“有些想法,我還不能確定會不會實現,所以不能直接告訴你們。
但你們都知道,互聯網的發展,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現在網絡視頻這塊,吸引觀眾的東西還不多,但未來大家的需求,卻會越來越旺盛。
我們要用最優秀的節目,把用戶牢牢抓在手裏,讓別人失去和我們競爭的能力。”
作為開掛者,李越當然知道,在未來,網絡電視會成為主流。
到那時候,大家都用起了智能電視,看的節目也是五花八門。傳統節目,逐漸式微。除了那些深植人心的超級節目外,其餘的都會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不過這種事,李越是不能說的,否則就會成為預言,搞不好要被人抓去切片研究。
他隻能用“超前的眼光”,來帶領自己的員工,做好布局,把市場拿下。
會議室裏,此時有一個叫汪平的人,心裏正翻著滔天巨浪。
他發現李越剛才說的話,有很多內容都被一個人說中了。
那個人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刀藏鋒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裏麵就提到了關於自製節目的一些關鍵點。
“李總。”
汪平舉了下手,準備把這個事告訴老板。
李越對汪平不是很熟悉,但知道他在靈悅視頻負責推廣方麵的工作,便示意他說話。
汪平說道:“我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咱們微博的一個創作者寫的,他分析了我們這兩檔節目,說這是【網絡自製節目】,和李總你剛才說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這件事確實有點巧,汪平甚至還覺得李越今天說的這些話,就參考了那篇文章。
李越好奇道:“難得有人和我有同樣的想法。這人是誰?應該是個人才。”
汪平不記得那麼多,隻好說:“我不記得作者是誰了,但文章標題是《刀藏鋒在下一盤很大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