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反抗的浪潮被撲滅,大部分參與秘密會議的人員慘遭殺害。第二年七月十五日這些人的弟子、親戚、屬下再次舉辦盂蘭盆會,再次燃起轟轟烈烈的火種,他們比以前更謹慎更小心,製定了嚴密的計劃以及詳細的工作劃分,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為了防止當局察覺,聚會不能太過頻繁,約好每隔四年舉辦一次,仍用盂蘭盆會的名義做幌子。
過了二三十年,這些人經過努力,各自發展出了自己的勢力,有的人當官,有的人成了軍閥,有的人留洋歸來,擁有一大批追隨者,有的致力於發展生意,富可敵國,但他們的努力仍是沒有成功。當他們逐漸老去,他們意識到應該把火種傳遞下去,於是轉告弟子、親信、子侄,要他們肩負起組織盂蘭盆會,驅逐靼虜的重任。
到了上個世紀前半頁,這個秘密會議越來越是壯大,隨著社會的發展,清政府的滅亡,人員的淘換、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權力交接,行業的興起衰落,盂蘭盆會漸漸遠離了最開始舉辦時的初衷,有的發展成一個大家族,有的則壟斷了某個行業,。當時的十二家集團當中有商業巨子,有黑道巨頭,有實權人物,實際已經控製了中海市百分之八十以上經濟、工業、媒體、政治和黑道。
連傳兩代之後,有的傳給弟子,有的傳給下屬。激烈動蕩的年代,誰也保證不了生命的安全,有的僅在位子上幹了幾年便慘遭橫禍,由一些不知所謂的人接替,那些人又亂改規則,調換人員,已經與原來沒有任何關係。萬事都有興衰,有的被另一家集團兼並,又扶植起一個新的集團,壯大的那家成了當時的老大,衰落的便丟失了話語權。但一直保持在十二家這個數字。
他們也不再是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誌士,盂蘭盆會甚至中斷過好幾次,彼此為爭奪利益起了劇烈衝突,甚至嚴重到難以收拾的地步,這時才有人想起曾經有個會議存在,於是重新召開。
盂蘭盆會也真正變成了全市各方勢力聯合召開的一個為了維持中海市平衡,瓜分利益、資源,製定規則的秘密會議。
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壯大,漸漸有很多勢力加進來,但核心永不改變,仍是十二個最頂級的集團。而盂蘭盆會的名稱也保留了下來。
在他們外圍,則是一百多家勢力,有經濟集團、黑道幫派、娛樂圈人物、工商會等等,任何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隻要在盂蘭盆會上露個臉,將會身價倍增,從此成為上流人物,眾人競相追逐的對象。
負責主導的核心集團也會清除掉違反規則的勢力,邀請新的有潛力的勢力。
由於幾年來的社會發展非常快,這一屆會議上足有超過二十家新的外圍勢力參加,亦稱得上風起雲湧,各領風騷。
十二家核心集團,每一家都推出一個管家似的人物,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會議的台前幕後,人員組織,所有後勤工作,彼此間也有互相監督的作用。
“管理委員會”的主席居然真的是一位管家,而且是英國人,名叫安德森.格林,今年六十四歲。他出身於英國南部城市安特衛普的一個管家世家,這個世家已經有了三百多年曆史。
每一個孩子在七歲開始都會被精心培養,教導他們禮儀、管理、財務、社交、飲食、生活等等放方麵麵的知識,到十八歲後將會被引薦到各個貴族家庭中當學徒。學徒期長達十二年,在日常生活學習協調工作、管理仆人,家庭的清潔、生活用品的采購,直到三十歲才有資格成為真正的管家,因此他們忠心,又經驗豐富,老到熟練。任何一個貴族家庭擁有這樣一個管家,他的煩心事將會減少百分之七十以上。
老派的英國宮廷更加講究禮儀、細節和虛榮,將管家的職業理念和職責範圍按照宮廷禮儀進行了嚴格的規範,成為行業標準,英式管家也成為家政服務的經典。管家最大的作用是規劃和監督府上的人事,最見功力的則是舉辦大型聚會的時候。
格林先生擔任曹家的管家已經三十四年,在此之前是他的父親,父親之前是祖父。也就是說,安德森.格林這一支在一百多年來都是曹家的專職管家。
他已經成功籌劃過三屆盂蘭盆會,名聲非常顯赫。
漿洗過的雪白襯衫、黑色或白色的背心、黑色的領結、黑色的燕尾服、筆挺的黑色長褲和鋥亮的黑色皮鞋,一絲不苟的頭發和永遠筆挺的身板,格林先生在九十九樓指揮所有能調動起來的人力物力,一切井井有條,絲毫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