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弘光朝滅(1 / 2)

得知高傑橫死的消息之後,當時的閣督史可法確實相當悲痛。他親自趕往高軍營中去做善後工作,立高傑子為興平世子,外甥李本深為提督,胡茂禎為閣標大廳(即中軍),李成棟為徐州總兵。

而高傑妻邢氏耽心兒子幼小,不能壓眾,她知道史可法沒有兒子,提出讓兒子拜史可法為義父。這本來是史可法增進同高部將士感情的一個機會,然而史可法卻因為高部是“流賊”出身,堅決拒絕,命高傑子轉拜提督江北兵馬糧餉太監高起潛為義父。由此可見,史可法的偏見之深和不通權變。

之後,因為左良玉叛亂,黃得功的部隊被調到長江以南的太平府(府治在當塗,轄蕪湖、繁昌三縣),這才讓高部得以喘息。在邢氏的一番努力之下,高部人掄於收編的殘留的許定國部,並就地募兵,擴軍至近五萬。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高部對南明不說是陽奉陰違了,他們對南明的其他各鎮兵馬的虎視眈眈,已經是防備異常。所以等到大平軍出兵,他們就在邢氏的主持下,也毫不猶豫地歸順了張彪部,其餘的一些高部人馬,更是早就歸降了南下的遲明部了。

而邢氏此人,正是李自成的前妻,她與李自成這對前夫妻,正是這個時代的一對傳奇啊!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整個長江以北的大股南明軍,幾乎全部歸順於大平朝。出兵是如此順利。讓周巡、薛勇、張彪、遲明等軍將都是為之咋舌。而南京已經變成了一顆熟透了的果子,就等著大平軍去摘取了。

直到此時,大平朝廷見木已成舟。吳世恭諭令大平軍出兵的聖旨才傳至南方諸軍之中。同時,吳世恭封遲明為浙江將軍、張彪為南直隸將軍,在周巡的總指揮之下,共同指揮南征戰役。

而薛強就被封為河南將軍,保住大平朝在河南、湖廣的控製區,並主持內部的治安、剿匪。就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遲明的東路軍率先施行了渡江戰役。

在左部叛軍進逼池州。遲明的山東軍又大舉南下的危急關頭,弘光帝發出了“上遊急,則赴上遊;敵急。則禦敵”的旨意。不過這樣的旨意,完全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處於一種被動局麵。

弘光君臣其實都明白:無論集中兵力對付任何一方,南京都有陷落的危險。因此。他們暗中已作了擁兵出逃的準備。

而當揚州失守。史可法殉難的消息傳到南京,弘光朝廷頓時陷入一片驚惶失措之中,朱由崧等人開初還對長江天險寄於希望。可是在閏六月十一日,遲明的東路南征軍進抵長江北岸,十九日,遲明命南明降將張天祿等部,於黎明時分在瓜州以西十五裏處乘船渡江,在金山擊敗南明防江水師鄭鴻逵軍。隨即登上南岸,占領鎮江。後續東路征南軍先後渡江。

閏六月二十日,弘光帝僅同內閣大學士和少數宦官商議後,連朝廷其他公卿大臣也不告知,更不作任何部署,就在淩晨離城出逃。

天亮以後,南京城內的官紳軍民聽說皇帝和首席大學士已經逃走,立即亂成一團。一些官紳擁入獄中,把自稱“崇禎太子”的少年請出來登武英殿即位,年號仍稱崇禎十七年。然而,南京守備勳臣忻城伯趙之龍為首的勳戚大臣卻決定降平,派人前往大平軍營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