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平朝與滿清的決戰,朝鮮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崇禎年間,滿清之所以可以肆無忌憚地五、六次入關,就是因為袁崇煥誅殺了毛文龍,導致東江鎮的明軍不能牽製清軍的結果。
甚至為了防止朝鮮方向的威脅,皇太極還先後兩次派大軍征服朝鮮,徹底把這一隱患完全消除。以至於朝鮮最終都改變了宗主國,不僅為滿清提供糧草、馬匹和補給,還派兵參加一次次的入關搶掠。可以這麼說,朝鮮是平清交戰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砝碼。
而此次大平朝的攻朝戰略,就是為了重建東江鎮,重新威脅到滿清的側翼,不讓清軍能夠盡全力投入到與大平軍的決戰之中。當然,如果能把朝鮮打服、打降,那就是更完美的一件事了。
為此,汝寧軍將動用水師陸戰隊的一個鎮二萬人,再加上常猛墾荒商行的五千護衛,一同攻略朝鮮,並經營搶奪來的朝鮮土地和產業。而汝寧軍現在也把山東、北直隸地方能夠搜羅過來的所有海船、漁船都集中了起來,就準備等到開春化凍以後,從海上直攻漢江口。
可是這年代的航海相當危險,大海上的天氣也變幻莫測,再加上本來北方的海船就少,船舶的質量也大大不如南方,因此,經過一番挑挑揀揀以後,挑選出來能合格海航的船隻並不是很多。
更因為此次是跨海作戰,人員補充和補給供應都很不方便。還要攜帶上馬匹、重炮等輜重,所以到了最後,大平軍的船隻一次最多也就是運送二千五百人馬過海。
因此。當鄭蛟在正月裏拜見吳世恭時,吳世恭也並未對鄭蛟冷眼惡語。他反而很客氣地與鄭蛟商量:要鄭芝龍把自己所擁有的八艘海船交還回來,最好能再多借上一些,能保證大平軍起碼一次八千人馬過海。
因為一個協七千多人馬是一個完整的作戰單位,能在孤懸海外時支撐很長時間,等待到自己的援軍的到來。再加上夏季就是台風季節,海上行船就相當危險。如果能抓緊時間。大平軍就可以在夏季之前,分三批把這二萬五千人馬全部運送到朝鮮。
就算是時間上來不及,隻運送了兩批一萬五千多人馬。那麼大平軍在朝鮮自保也綽綽有餘,能等待到秋季再次運送。吳世恭是絕不想用自己的將士來冒險的。
而鄭蛟聽到吳世恭開口索要海船,他就連忙堆笑道:“皇上!在下幸不辱命。我家大哥說了:雖說開春以後生意繁忙,但隻要皇上要用。海船的話好說。不過南京那裏畢竟人多眼雜。我家大哥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所以在三月底之前,一定給您派來十二艘三百料以上的大船,您存放在我們鄭家的那八艘船也絕對沒有問題。”
“嗯?”一聽這話,吳世恭立刻收起了笑容。雖說現在又多了這二十艘三百料以上的大船,但滿打滿算,大平軍也至多多運送二千多人馬,與原先的海運計劃相差甚遠。
於是吳世恭立刻開口爭取道:“你們鄭家不能多借一些嗎?讓鄭侯放心,朕會支付費用的。”
“皇上見諒!”鄭蛟笑著辯解道。“現在南方各方勢力混雜,海上也屢有紅毛鬼、黃毛鬼出沒。還時不時有海盜搶劫。所以我們鄭家為了自保,一定要維持著一定的海上武力。就是這十二艘船,都是因為與皇上有著老交情,我家大哥才力排眾議,從牙齒縫裏省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