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將計就計(1 / 2)

所以說,多爾袞製定的整個戰役計劃是相當嚴密完備的,在兩城一關地區,也確實考慮到了一切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

可是在多爾袞和其他清軍將領腦海中,他們卻疏忽了兩點,也可以說是有著兩個盲點:一是漢人不敢主動出擊關外草原;二是有著海路阻隔,朝鮮是安全的。正是因為這兩個盲點,就為整場戰役帶來了相當大的變數。

不過在此時,多爾袞對於獲勝還是信心滿滿的。可畢竟這是多爾袞執掌滿清朝政後的首次大戰,所以對於諸事,多爾袞還是親力親為,生怕有什麼疏忽的狀況發生。

而對於寧遠、鎮遠兩城,清軍也是有著側重點的。因為寧遠城是處在盛京——錦州——寧遠——山海關這一線上,所以戰略地位就較為重要。雖然清軍已經把寧遠城給團團圍住,但是萬一寧遠城中的大平軍衝出包圍圈,襲擊增援山海關的清軍,那就會給清軍造成極大的混亂。因此,多爾袞就把自己兩位最信任的兄弟和最精銳部隊安排在了寧遠城。

相對於寧遠城來說,鎮遠城就要偏上許多。但是萬一關內的大平軍主力,走那條——出居庸關救援遼東兩城的道路,那麼鎮遠城的清軍就會首當其衝,因此,也不能說不重要。

可由此也可以看出,多爾袞對鎮遠城的安排也是耐人尋味的。他不僅把最大的政敵——豪格,安排在了山海關這個最前線上。又把皇太極的鐵杆親信——索尼、鼇拜和譚泰安置在了鎮遠城。

而由索尼等仨人率領的部隊,主要就是由兩黃旗兵馬和剛投順的漢軍旗組成,真是有些——立功很少、危險很大的味道。

雖然此時滿清內部是矛盾重重。但他們對外還是能齊心協力的,並不會互相拆台。所以當多爾袞趕到鎮遠城時,他發現清軍修造的圍困工事已經基本建成了。

“不錯!不錯!都不愧為是軍中宿將!”在索尼等仨人的陪同下,多爾袞在仔細地視察了各處以後,不吝發出最大聲的讚美聲,“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把這城圍得像是鐵桶一般。三位都是有功。你們也要把軍中有功的將士報上來,隻要能在這次打敗了漢軍,本王絕不吝前程賞賜。”

“多謝攝政王殿下!”索尼等仨人立刻行禮道謝道。

其實在現在。多爾袞和索尼等仨人的關係就相當微妙。作為事實上的勝利者,現在的多爾袞就不願意把索尼等人趕盡殺絕了,畢竟這仨人都是兩黃旗中威信極高的將領,多爾袞不願意因為內部矛盾造成八旗的分裂。

而索尼等人也隻是皇太極一人的鐵杆親信。並不是一定要豪格繼位。所以現在皇太極的直係子裔——福臨順利繼位。索尼等人也就認為,自己算是盡到了責任。因此,多爾袞和索尼等人之間的矛盾也就淡化了許多。

當然,多爾袞和索尼等人也都心裏明白:自己與對方絕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裏去。不過他們至少也能在表麵上,維持住正常的關係了。

“靠近河的兩邊,造得有些薄弱,你們要小心!”在讚揚以後,多爾袞就提出自己看到的一些小問題了。“還有,要防備小隊漢軍騎兵從你們背後偷襲!”

“喳!”

接著。領頭的索尼就說道:“攝政王殿下!咱們已讓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多加注意了,更是把探子放到了百裏之外,請您放心!”

“不錯!”聽了索尼的解釋,多爾袞就含笑道。

不過接著,多爾袞就立刻瞪大了雙眼,因為他看到城門突然大開,一隊城中的大平軍騎兵出了城門,開始列隊,應該是要攻打剛才指出的薄弱地方。

於是多爾袞就笑著說道:“看起來本王是烏鴉嘴啊!你們看,城中的漢軍就是要攻打本王剛指過的地方了。”

索尼他們也立刻都伸長了脖子,看向了大平軍騎兵的方向。接著索尼就笑道:“奴才早有安排,已經在那裏安排有五個牛錄的旗丁了。希望他們爭氣些,不要在攝政王殿下麵前,丟了奴才們的臉呀!”

確實也是如此,看到大平軍騎兵出城列陣,也根本不需要索尼等人的下令,在河邊的那五個牛錄的清軍騎兵也同樣出列。而在他們周圍和身後,其他的清軍也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更有些求戰欲望強烈的清兵,打馬上前,也加入到了這五個牛錄的清軍騎兵之中。

見到對麵的清軍早有防備,鎮遠城的城頭也響起了一陣鳴金聲。大平軍指揮的騎兵軍官無奈地看了看清軍的陣列,接著就沒好氣地發出了號令。於是這些大平軍騎兵也隻能打馬回城,接著就重重地關閉了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