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候的吳世恭,就在自己的府第中準備著這礦山攻略呢。幸好這時候是明朝,沒有電話和E-mail,消息傳遞得是特別的慢,等到吳世恭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也已經到了崇禎四年的十月了。
那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而現在的吳世恭,正集合著自己身邊的武官,製定著搶占礦區的軍事計劃呢。
因為以前對南陽府並沒有什麼關注,而山川司成立的時間又短,所以吳世恭這裏並沒有那個礦區的詳細地圖。不過在薛誌農的努力之下,還是拿出了一份簡易地圖。而這張簡易地圖,在現在也幫了吳世恭的大忙了。
而在在座的那些武官眼中,就一眼看出了這場戰鬥的關鍵點。那就是在擁有礦區的這個山區中,一個叫大槐村的村莊。
這大槐村就在這個山區中心的一個山穀中,基本上遏製住了這個山區的通道。如果占據這個村莊,那麼那些礦工就不可以很方便地聚集起來,也不可以很方便地在山區中來回調動。
更為寶貴的是,如果占據了這個大槐村,那麼半個鐵礦和全部的硝石礦都將露在吳世恭的這一邊。隻要派一支部隊駐守在大槐村之內,吳世恭的軍隊就可以很放心地掃蕩自己這邊的礦區,把這些礦區都捏在自己的手中。
因為吳世恭這次軍事行動的時間隻有一個月,所以做最壞打算的話,隻要占有了這半個鐵礦和全部的硝石礦,那麼這次軍事行動也算是勉強的成功了。而另外半個鐵礦,完全可以在以後慢慢占領。
但是要前往大槐村,就要穿過半個山區,走的又是山路,所以是大部隊的話,行軍的速度絕對不會快。
而這次吳世恭搶占大槐村的作戰思想就是要快速和隱蔽。因為絕對不能夠讓那些作亂的礦工,在大槐村這個關鍵據點集結太多的人馬。否則的話,就可能陷入和那些作亂礦工曠日持久的作戰中去。
但是這個山區都住著礦工和他們的家屬,吳世恭的軍隊也就是在外線作戰。所以為了快速和隱蔽,就隻能夠派出一支小部隊過去。
而且這支小部隊又不能夠是騎兵,因為搶占了大槐村以後,這支小部隊還要在大槐村駐紮下來,抵禦那些作亂的礦工可能的反撲至少一天,等到汝寧營主力的到達。
因此,吳世恭最終決定,從身邊直屬的機動軍團的步兵千人隊中,抽調出五個百人隊,乘坐著大車執行這次的軍事行動。幸好,那些山路也要運送鐵礦石出礦區的,所以那條山路還是能夠通行大車的。
至於這次出兵的總兵力,最後吳世恭決定把步兵的那個千人隊全部出動,再出動各個地方部隊在吳世恭這裏集合訓練的那四個百人隊。還有騎兵的兩個百人隊。因為在山區中,騎兵的作用並不十分大。
另外作為火力支援的,還有炮隊的四門三磅火炮與部隊一同行動。所以,總兵力為一千六百五十幾人。
至於各個部隊的安排是這樣確定的。作為前鋒的五個百人隊將由赫飛為統領,書墨為副統領。
因為赫飛也求過吳世恭幾回了,他回到親兵隊以後,他的訓練表現也挺好,所以這次吳世恭也就給了赫飛和當時和赫飛一同回親兵隊的那些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在這次作戰中可以將功補過。
而書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先鋒占領了大槐村以後,書墨要在大槐村主持防禦,直到身後的主力的到來。
說實話,吳世恭對書墨那種天生的膽小還是有些不放心。可是書墨確實是吳世恭手下防守最好的一名武官。再說,書墨如果一直在吳世恭身邊混日子,那他這個人也就基本上廢掉了。
不過,如果書墨這次因為完不成任務而喪命或者逃跑,吳世恭也絕對不會因為書墨曾經是自己的書僮而手軟的。既然是廢物,那也就沒有保留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