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恭把出征的日期安排在臘月初九。再怎麼說,也讓自己手下的兵丁回家團聚一下,喝完了臘八粥以後再說。
因為在以前要保密,雖然吳世恭已經把要出征的軍隊混編訓練了一段時間,可是吳世恭根本沒有向那些訓練的武官和兵丁透露出一絲風聲。所以當吳世恭宣布了出征的消息以後,那些武官和兵丁都是相當地驚訝。還好,因為汝寧營的兵丁也是長期處在戰備狀態中的,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才沒有引起什麼大的混亂。
不過驟然出征,總是給軍心帶來一些動蕩。所以為了安撫軍心,吳世恭也就放了這些兵丁一些假,讓他們在出征之前也可以和家人再團聚一下。
但是手下的武官和兵丁可以放假,吳世恭自己卻不能夠放假。反而因為他的離開,需要在兩府兩縣安排好善後事宜,吳世恭的事務反而忙碌起來了。
這次出征以後,留在本地鎮守的依然是薛永利,當然薛永利身邊還有鄧啟帆這幾位幕僚輔佐。而讓薛永利有些鬱悶的是,當時薛濂安排他到吳世恭身邊輔佐,就是為了萬一打仗的時候,由薛永利出馬,護衛好吳世恭安全的。
可是這麼長時間以來,吳世恭倒是屢屢出征,但薛永利倒成為了吳世恭軍隊的留守統領和練兵統領,這情況怎麼也讓薛永利有些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可是吳世恭的幾次出征都是上司直接點名的,也隻有作為吳世恭軍隊中二把手的薛永利留守以後,才會讓吳世恭放心。
再說,也隻有薛永利的資曆可以壓得住吳世恭那些四散在各處的統領武官。所以薛永利這次也就不做那些無用功,不再要求隨同吳世恭一起出征了。
不過作為一名渴望建功立業的男人,這沒仗打的滋味還是讓薛永利很難受的。
吳世恭其他的一些善後安排也不用一一細表了,反正也就是一些各司其職的事。最重要的一項安排無非就是:建立南陽營和在南陽建造兩個礦和鐵料工坊的事。
而事態緊急,吳世恭也就讓還沒有渡完蜜月的楚格早日到南陽府去了。還好,明朝這時候還不流行蜜月的規矩,所以吳世恭的這個舉動也不是太不合情理的。
至於建造兩個礦和鐵料工坊,那工坊司的主事楊狗蛋肯定也要趕往南陽府的。不過為了彌補楊狗蛋的不足,吳世恭身邊的張學斌、袁行山和賬房的幾位先生都將隨同他一起前行。等所有的事務理出個眉目以後,才會返回汝寧府來。
本來這麼大的一件事,總是要吳世恭親自拍板。但由於吳世恭的出征,吳世恭也隻能不得不把這個權力交由自己的,那些以鄧啟帆為首的幕僚負責了。
吳世恭是忙得不可開交,可這時候竟然還有人來添亂。一名自稱是吳世恭屬下的,名叫喬鬆的千戶帶著禮物來拜訪他了。
吳世恭剛一拿到喬鬆的拜帖,愣沒有想起自己手下有這麼一號人。還是鄧啟帆提醒了吳世恭:那喬鬆是不是劃歸吳世恭汝寧營的那個千戶所的千戶啊?
吳世恭經那麼一提醒才有些恍然大悟,應該是有那麼一號人。不過吳世恭也到了汝寧府這麼長時間了,一直都把那個千戶所不管不顧的。到了現在,吳世恭早就忘記了自己的汝寧營還應該管轄著那個千戶所呢。
把那喬鬆叫進來一問,他果然是那個千戶所的千戶。這時候的吳世恭就有些納悶:自己一直以來,和這個喬鬆根本沒有任何交集,可自己就要出征了,這喬鬆反而火急火燎地來找自己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