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些天,和吳世恭一同經營南陽私礦的私礦主,選出了個代表——丘員外來找赫飛他們,他帶著重禮來商量一件事。
其實在李祿駐守的南陽府的這兩個縣中,除了那些地方土豪的私礦以外,還有一片鐵礦區。不過那片鐵礦區是屬於朝廷的官礦——南陽鐵礦的範圍內的,它是由內廷派出來的礦監來管理的。
不過那片鐵礦區,官營的南陽鐵礦早就不開采了。報到朝廷的理由就是礦源枯竭,難以開采。這道理也說的通。南陽的鐵礦,都從漢朝開采到現在一千多年了,所以一般人都想當然的認為,確實應該是礦源枯竭了。
然而事實上,那片鐵礦區的鐵礦資源還是相當的豐富。之所以報礦源枯竭,原因也和招遠金礦礦源枯竭的理由一個樣。
因此在這片鐵礦區中,官營的南陽鐵礦不開采了,而地方上的官吏和礦監勾結在一起建立了私礦大肆開采,以牟取巨額的私利。
但這個私礦和吳世恭擁有的那個私礦卻有些不同。除了鐵礦的質量、數量和運輸方便大大超過了吳世恭他們的私礦以外,最大的區別就是:吳世恭的私礦,原來的私礦主都是以本地的士紳土豪為主的。而這片私礦卻是有著地方官吏和礦監的保護傘,也是由他們為主的。
本來經過了多年的爭鬥,這兩個團體也形成了默契。雙方是互不幹涉,各賺各錢。可是當丘員外這些本地的士紳土豪發現了汝寧營強悍的戰鬥力,以及吳世恭相當守諾地與他們合作以後,丘員外他們就心動了,就想著奪下那片私礦區。
丘員外他們計劃得倒也周全。因為那個私礦,那些地方的官吏也就是占個幹股,而經營生產和收益的大頭都是由礦監來掌握的。
那些家在外地的官員好解決。因為官員的幹股也就是交給在任的官員手中的,當他離職以後,幹股的收益將會轉交到接任他的官員手中。所以丘員外他們隻要在搶下那片私礦區以後,能夠保證那些官員的收入,那些官員也就並不會為難丘員外他們。
而那些家在本地的小吏,就更好解決了。無非是拉關係,威逼利誘啦。再怎麼說,本地人總偏向本地人一些啊。
而要搶奪的,就是礦監所占有的那一份。你也不要說,丘員外他們這些士紳土豪也是夠膽肥的。要知道,象南陽鐵礦這種官礦的收入,不是進入朝廷戶部的國庫的,而是進入崇禎皇帝的內庫的。也就是說,這些銀子都是皇帝的私房錢。而這些士紳土豪竟然敢搶皇帝的私房錢,這行為……!
可丘員外他們並不害怕。因為敢動皇帝私房錢的,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那就是南陽鐵礦的礦監了。而搶這個私礦區,也隻不過是黑吃黑罷了。
不見得在搶下那個私礦區以後,那個礦監敢到崇禎皇帝麵前去哭訴,要求崇禎皇帝主持公道。如果那位礦監活的不耐煩了,真的敢到崇禎皇帝麵前去哭訴的話,那麼可以想象,崇禎皇帝是肯定會為他主持公道的,但是在主持公道之前,也一定會把眼前這個監守自盜的家賊給亂棍打死的。
所以丘員外他們也是摸透了那些官吏和礦監的心理,不過丘員外這些地方上的士紳土豪畢竟眼界不高,他們並不知道象礦監這些內官,就算是不通過崇禎皇帝,也可以通過相好的太監,發揮出巨大的能量。不過這個也是後話了。
當丘員外把計劃向赫飛、書墨和楚格托盤而出以後,就對他們三人說了搶私礦區的計劃。那無非就是從摩擦開始,然後械鬥,再升級為大規模械鬥。這表象也就想以前地方上的私礦主爭奪私礦一樣,不會引起別人特別的注意。
而這前期的工作都將由丘員外他們來進行,不過接下來就需要南陽營出手了。因為那個私礦區雖然也是屬於南陽鐵礦管理,並不屬於地方官府管轄,但它所處的位置卻正好也在南陽營的管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