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五年七月二十九日。
軍隊魚貫地開出前營。在前營外等侯著的一群前軍的武官都在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著。
吳世恭看了看那座已經變成土城的前營,感歎道:“沒想到我們都在這裏住了這麼長的時間啦。”
周巡在一旁接口道:“大人,如果你想再住這裏,那我們打完勝仗以後,再回來住上幾天吧。”
“你這笨蛋到底在想什麼啊?”吳世恭笑罵道,“誰想再回來住啊!”
吳世恭的話,引起了周圍軍官的一陣笑聲。如果再回來住這個土城,那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和叛軍作戰被打敗了,需要回來收攏殘軍暫時歇上一口氣的。而這個情況可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而見到自己的汝寧營已經都出了營,吳世恭一揮馬鞭道:“出發!”
雖然都是先鋒,但是吳世恭和劉澤清的聯軍要先行一步,他們還要抓進時間截斷沙河水流呢。
而聯軍的出發順序就是吳世恭的汝寧營為前導,劉澤清率領著他的精銳為後衛,其他的部隊護衛著民夫作為中軍。這也是吳世恭和劉澤清的聯軍早就商量好的行軍順序。
而在昨天,遼東軍已經開到了前軍營地旁邊駐紮了下來,雙方武官也就簡單地聯絡了一下。之後就商量好了,在吳世恭和劉澤清的聯軍出發半天以後,遼東軍再出發。
盛夏的陽光是十分猛烈,行軍中的兵丁都是汗流浹背著。可雖然頂著烈日,道路旁的麥田裏的農夫,還是在進行著秋收之前的勞作。
今年又逢大旱,麥田裏的麥子都是那些農夫搶救出來的,因此麥苗也是稀稀拉拉的。中國的農民還真的是堅韌啊!吳世恭在心中感歎道。接著。他大聲地下令:“注意腳下,不要下了道路傷害莊稼。”於是傳令兵依次傳遞著命令,把這個命令傳遍了整支隊伍。
可就在這時,隊伍後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身後的那些騎兵可能看到了汝寧營擋住了他們的道路,就縱馬下了道路,在麥田裏飛馳著向前。
見到了有騎兵進入了好不容易保下來的麥田,那些農夫是心疼得不得了。可是又看到了那些騎兵揮舞著馬鞭氣勢洶洶,他們也隻能夠四散而逃。
“這是誰的部隊?”一旁的俞繼問道。
“遼東軍的吧。”周巡回答道,“看樣子是他們派出來的前隊。”
雖然吳世恭也覺得那些農夫很可憐。但是沒辦法,這是戰爭。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換個位置,為了保障自己軍隊的安全,吳世恭也可能命令自己的軍隊這麼做。所以吳世恭並沒有想管這件事的意思。
可是意外發生了。一位老農不顧自己的性命,猛然竄到一名騎兵的馬前攔住了去路,嘴中還高聲叫罵著。
那名騎兵被突如其來的攔路老農搞得是急忙死拽住馬韁。戰馬是一個直立,那名騎兵差一點兒被甩到馬下。
“是老蒼頭。”身邊的楊如鬆叫道。
吳世恭一下子想起了那位老農是誰。有幾次吳世恭出營帶隊巡察。都會在前麵的一個路口休息一下。而那老蒼頭就住在那裏,他和汝寧營混熟以後,就經常提著水壺給吳世恭他們一口水喝。所以和汝寧營很是結下了一些善緣。而在這個時候,吳世恭的腦海中便浮現出了老蒼頭那張滿臉皺紋,但也一直帶著淳厚笑容的臉來。
而遠處那名差點摔下馬的騎兵是相當的憤怒,麵對著老蒼頭的責罵。他抽出了馬刀,高高地揚了起來。
“啊!”吳世恭這裏異口同聲地發出了驚呼聲。但是距離太遠,也來不及趕去阻攔。
所幸這時候幾位遼東的騎兵看到了動靜,他們也圍了過去。看到了那名騎兵就要動刀。其中一位頭目模樣的騎兵大聲喝罵了幾聲,那名拿刀的騎兵才憤憤地把馬刀收了回去。
可當那位騎兵想繞開老蒼頭的時候,老蒼頭還是不依不饒地擋在那名騎兵隊馬前。這下子那騎兵可就怒了,他拿起馬鞭夾頭夾腦地向老蒼頭抽了下去,沒幾下,老蒼頭就倒在了地上。
那些騎兵也不再管倒在地上的老蒼頭怎麼樣了,繞開老蒼頭是絕塵而去。
“快去看看還有沒有氣。如果還有氣就把他救過來。”吳世恭吩咐道。
幾名護衛立刻跳下了馬,向著老蒼頭的方向跑了過去。
還好,那名騎兵下手還是有分寸的,當護衛把老蒼頭扶過來以後,老蒼頭已經緩過了氣恢複了清醒。
一見到吳世恭,老蒼頭的眼淚就流了下來,他喃喃道:“大人,大人,俺,俺……”
“快給老人家救治一下。”吳世恭吩咐道。接著吳世恭就對老蒼頭說道:“這兵荒馬亂的,你也別再這裏種地了。和你的家人收拾一下,到本官所在的汝寧府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