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子夜,李三河率領著一個騎兵團和教導軍團的一個步兵團出營。雖然離農民軍大營的距離還遠,可是一切都是盡可能做地悄然無聲。就連這邊的營門打開,移開路障等物的時候,也是做的很安靜。
汝寧軍的所有馬匹都是被套上了籠頭,馬蹄上都是被捆紮包裹上厚布和毛皮。這樣可以保證盡可能的安靜。
天氣很好,天上掛著一輪弦月,即不特別明亮,也不是伸手不見五指。再加上兩個大營的火光照射,倒也不擔心迷路。
汝寧軍在早已探好路的探子的引導下,以前排的兵丁作為基準,每個人都是盯著前麵的後背,順著小路開往農民軍的大營。
不過汝寧軍的所為也是太過小心了一點。在夜晚時分,農民軍安排在兩營之間的騎兵早就撤回營,連在預設的陣地上的農民軍兵丁也都回營休息了,因為誰也料想不到在二十幾裏外的汝寧軍,會在夜晚突然出動,來夜襲農民軍的大營。這幾乎已經是違反了當時軍隊的常識了。
當然,汝寧軍也不會從農民軍的陣地中間穿過,那樣的話容易被農民軍的明暗哨發現,所以汝寧軍就斜插著直奔農民軍左翼的大營。
當汝寧軍趕到農民軍營地前近一裏半的一個小山坡上時,發現對麵的農民軍大營內還是一片安靜的模樣,應該是沒有發現這邊的動靜。
可是對麵農民軍的大營在距離營柵兩百步的距離上。每隔一定的間隔,就放著一個火盆。遠遠看著星星點點,這樣的布置,要是靠近到二百步之內,光線明亮,肯定就會被發現形跡。
而且對方還有營柵。少不得也得挖個壕溝,就算是偷襲攻到跟前,也會讓對方及時地反應過來調兵守禦。而在夜戰之中,最怕的就是僵持,可看這個局麵,很難不僵持。
農民軍的那些首領都是久經沙場,所以他們所紮的營盤也是中規中矩。雖然與汝寧軍這種變態的營盤不能夠比,但是按照明軍的標準已經是紮的很嚴實了。
“沒想到賊軍中也有一些人才啊!”看著農民軍的營盤,步兵團的團長感歎道。
“是不錯!”李三河笑眯眯地說道,“不過和書烏龜的還差的遠了。”
李三河的話引起了軍官們的一陣輕笑。汝寧軍中。書墨的防禦敢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當然,吳世恭肯定是要排除在外的。
不過李三河的話也是一個事實。按照汝寧軍的標準,怎麼樣也要在這個小山坡上安排暗哨,所以相對汝寧軍的標準。農民軍的這種營盤還是有著漏洞的。
雖然在低聲說著話,但李三河他們還是在小山坡上觀察著。掃視著整個農民軍軍營。在營地地東麵。有一處似乎是沒有布置完全。
李三河仔細打量那邊,果然是在的布置上有缺口。畢竟農民軍不是正規的軍隊,所以這種紮營,有著很多土木工程地勞作,所以有些地方都是草草的完成,根本不願意花費這麼大的力氣。想要抓緊時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