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穀城再反(1 / 2)

作為陝西巡撫孫傳庭,他在西北的戰績相當不錯,可其為人卻頗為狷狂高傲。當此次勤王,孫傳庭率秦軍入衛京師被任命為負責南線的總督後,他就不斷地指責楊嗣昌調配指揮失當,同兵部弄得關係十分緊張。

孫傳庭的指責並沒有錯。因為此次抵禦清軍的全盤指揮確實是由楊嗣昌所負責的。雖然楊嗣昌也是一肚子苦水,明軍將領之間的相互傾軋啦(例如盧象升和高起潛之間的矛盾);明軍的信心喪失啦(例如孫傳庭本人的秦軍望風潰亂)。可不管怎麼說,作為總指揮的楊嗣昌總是逃脫不了責任的。

可是楊嗣昌這人的氣量並不大,口角多了,再加上以前與孫傳庭的舊恨,倆人之間的關係就形同水火,已經結下了深仇。

但是當清軍出關以後,崇禎皇帝下令讓楊嗣昌主持評定文武官員的功過以後,所有人都明白,楊嗣昌不僅聖眷未失,而且更加受恩寵,所以孫傳庭也不敢再頂撞,想要惹不起而躲得起了。

這時候的孫傳庭因為上火,一隻耳朵聾了,更因為對楊嗣昌的不服氣,於是他就屢次上疏請求去職養病。

可楊嗣昌又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呢?現在的他連謊報盧象升未死的事情都幹得出,再陷害一下孫傳庭也是毫無心理壓力。於是楊嗣昌趁機屢次攻擊孫傳庭假托疾病,不願擔任保定總督這一危險的職務。

所以當再次聽了楊嗣昌的話以後,崇禎皇帝立刻是火冒三丈,他怒喝道:“還想要挾朝廷,心存怨望?給駱養性說一聲:收入詔獄治罪!”

王承恩立刻向殿門口隨侍的小太監示意,讓他立刻向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傳達崇禎皇帝的口諭。就這麼來回一句話,孫傳庭就倒黴了。

又一位明末朝廷的能臣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而這一惡果又來自崇禎皇帝的隨心所欲。我們一直說,崇禎皇帝為人相當刻薄,導致群臣失心。可這點還不是最重要的。

作為天子,最好當然是仁厚,可是處在明末國難當頭,做皇帝的殘暴一些倒也無妨。可是看看崇禎皇帝對待楊嗣昌和孫傳庭的不同做法,他馭下時連最起碼的公平都做不到。沒有了公平,哪裏來的群臣歸心呢?

崇禎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穀城。

“城裏的人都安排進去了沒有?”張獻忠問李定國道。

“可望和能奇已經帶二百弟兄混入城中。他們已傳出消息:城中毫無防備,約定四更攻城。孩兒願立下軍令狀。天亮前保證把穀城交到幹爹手中。”李定國說道。

對於李定國做事,張獻忠還是很放心的。他滿意地點點頭,笑道:“官狗以為他們的調兵遣將我們不知,沒想到早就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這次我們再吃口肥肉,之後就去房縣曹操那裏。要好好地給官狗一些顏色瞧瞧。不過你也不要大意,到底城中還有二千多官狗。”

“是!幹爹!”李定國立刻答應道。“不過幹爹您放心。有了您剛交給孩兒的兵器,打下穀城那是更有把握了。就是有些可惜,如果再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也能多買上一些這樣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