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羅猴山慘敗(1 / 2)

而在這時候,王光恩還以為自己是相當重要。確實,有著二萬多人,可以湊出五千以上人馬的五營農民軍也不算是一股很小的勢力,可是汝寧軍看中的是均州這個地盤。有王光恩他們投靠最好,否則的話,汝寧軍也不惜把他們剿滅,強行去占有這塊地盤。

再說,其實一直以來,汝寧軍對於投靠自己的對象的要求是很嚴的。如果是盟友倒也罷了,但隻要投誠、投靠,汝寧軍絕對會把隊伍打散、重編,將領也會定期輪換,並且掌握絕對的控製權。在吳世恭的眼中,是絕對不會容忍自己手下的部隊處於半獨立狀態的。

因此,對於王光恩的提問,林宇飛的回答就相當硬氣、相當傲氣:“劉大人托在下帶來的信,王大人肯定已看過。信中所寫屬不屬實,王大人也可派人打聽,在下不需多言。也無需隱瞞,我家大人是欣賞王大人的,可走什麼路?王大人還需自己拿個主意。”

“關於我家大人的傳言,王大人肯定聽過許多,可王大人仔細回想一下:有我家大人虧待屬下的傳聞嗎?有脫離我們汝寧軍自立門戶的嗎?為何如此?其實看看闖踏天劉大人就可知。從明裏看,加入我們汝寧軍是沒有你們以前過得逍遙,可能俸祿、花紅也沒有你們奪來的錢財多,可你們那些錢財算什麼?都是過路錢財,一轉眼,就不知道花到哪裏去了,哪裏有在汝寧軍安穩呢?”

“而且你們都是一時痛快,生生死死都不知明日怎樣,而在我們汝寧軍卻是保個幾代富貴。並且現在劉大人依然帶兵,雖然沙場鏖戰必不可免,可他和他以前的弟兄當過死兵嗎?受過冷眼嗎?都沒有!我家大人講究的就是一視同仁。”

“在下也心直口快。不想隱瞞什麼。咱們以前的事,你也別想得太多,就把它們當生意,我們汝寧軍也不會多要求王大人做些什麼。至於以後,王大人該走何路反正可自擇。但醜話說在前頭,如要投誠,就按我們汝寧軍的規矩做,也別再三心二意。如擇他路,那就大道朝天吧!”

聽完這些話,王光恩的臉色變換不定。考慮了好一會兒,他才說道:“懇請林先生在鄙處再多盤桓幾日,讓兄弟我再想想,再想想!”

雖然王光恩他們對於是否投靠汝寧軍是相當猶豫,想拖延些時間看清局勢再說。可是給熊文燦的輸誠信還是第一時間地寄了出去。

而左良玉聽聞了王光恩的輸誠以後,再加上熊文燦這裏又傳來河南總兵張任學的後援即將到來的消息。他的最後一絲警惕都消除了。於是左良玉提點著全軍加速向著張、羅聯軍而去,力求迅速地擊敗這支再反的農民軍,再次在剿民匪的戰鬥中立下一個首功。

可是左良玉根本不知道,河南總兵張任學卻是深怕自己兵力不足,不敢提兵單獨去援,他隻是停留在南陽。向南陽營、汝寧營和歸德衛發出了總兵調令,並且親自向吳世恭去了一封言辭懇切的私信,希望這三支部隊調集一些兵馬來與自己的部隊彙合,然後再一起去支援左良玉部。

雖然在名義上。河南總兵張任學確實在戰時可以調動河南的一切戰兵,可在現實中,就是如當時的山東總兵丘磊都調不動曹州總兵劉澤清,因此,就更不用說吳世恭這種桀驁不馴的軍閥化武官了。

不過這次吳世恭倒也挺給張任學麵子,他抽調了南陽軍的一個協,江澄的獨立協,以及趙德功帶來的五百親兵,以南陽營、汝寧營和歸德衛的名義聯合出軍,名義上以趙德功為主將,周巡為副,實際上就是周巡領軍。

這一萬五千多人馬將聯合張任學部,共同西進平叛。其實關鍵的是去占據均州並在均州留下一支大軍。可是這麼一來二去,直到七月中旬,兩軍才做好了準備,得以順利彙合。可是當他們剛出發沒幾日,卻驚訝地聽聞最新戰報,這時候,他們突然發現已經不需要再去支援左良玉了。

在進入七月以後,左良玉順利地收複了房縣,先立一功。之後按左軍常例縱軍幾日,使得左良玉部士氣更加高昂。然後又在追擊中擊敗張、羅聯軍後衛,斬首一百多,又獲一小勝。這讓左良玉部已經驕橫到了極點,可他們不知道,這正是張、羅聯軍的請君入甕之計呢。

在深入房縣深山密林之中以後,因為地形生疏,輜重糧草又無法跟進,左良玉部開始士氣低落。

當七月末,張獻忠、羅汝才在房縣西部的羅猴山設下埋伏,他們先故意佯敗兩陣,把左良玉誘至埋伏圈裏,然後突然發起攻擊。左良玉軍大亂,副總兵羅岱被俘後斬殺,而被殲滅的明軍達一萬多人。而左良玉拚命突圍,身邊還剩下殘卒不到一千人,連總兵官的關防印信也在慌亂中丟失。左良玉這次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驕兵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