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吳世恭可沒心情風花雪月,他要抓緊時間消化一下宴會上所觀察到的情況呢。
在宴會上,親洪承疇的那些總兵,例如征宣府總兵楊國柱,他們就頻頻與吳世恭交談,擺出一副很親熱的樣子。而其他的那些文武,就與吳世恭保持著基本的禮貌,態度也是不冷不熱。
至於像吳三桂這樣保持仇視態度的,反而沒幾個,基本上都是極親近吳三桂的軍將,而其他的那些遼東軍將,他們的態度依然是不遠不近,即不顯得親熱,又不顯得生分,擺出了一副兩不想幫的模樣。
吳世恭分析了一下:這說明在遼東的軍中,基本分為了三派,一派為親洪承疇的;一派比較中立;另一派則是關寧鐵騎的那些軍將。而監軍高起潛則是親向於關寧鐵騎的。
不過從今天的表現來看,這三派目前還是能夠和諧共處的,依然聽從著洪承疇的命令。隻是處於政治團體內派係鬥爭的敏感性,親洪承疇的才會拉攏吳世恭,而關寧鐵騎才會打壓吳世恭,而他們的目的,無非是想要壯大自己派係的實力,想在將來的補給、兵源補充和作戰任務上為自己派係爭取更多的利益。
而洪承疇在表麵上還是要做到不偏不倚的。因此,他才會在迎接吳世恭的時候不超規格,就是不想讓其他兩個派係太過反感。但是,洪承疇也明顯有著拉攏吳世恭的意思,畢竟吳世恭是他親自點將的,而且洪承疇掌握的軍隊越多,他在薊遼總督的位置也做得越穩,因此,他才會在宴會上挑起吳世恭與吳三桂的矛盾。讓吳世恭不能傾向於其他的派係,再加上楊國柱他們的示好,就是要讓吳世恭完全投向洪承疇的那邊。
對此,吳世恭倒也樂見其成,與洪承疇保持緊密的關係,起碼可以在糧餉的供應上占上一點便宜。再加上吳世恭又與吳三桂有著私怨,單槍匹馬與吳三桂這些地頭蛇爭執也很容易吃虧,所以,還是很歡迎洪承疇在自己頭上罩著的。
而想明白了這一些,吳世恭也就安了心。起碼現在明軍內部還沒產生什麼矛盾,而那些派係也是任何團體中難以避免的,隻要自己注意一些,不要卷入這些派係之間的矛盾中即可。至於吳三桂?反正自己的汝寧軍是獨立成軍,吳世恭當然不會在遼東的地麵上去主動挑釁吳三桂。可也不會容忍吳三桂的挑釁。而汝寧軍與關寧鐵騎的關係?那就要看關寧鐵騎的表現了,反正汝寧軍抱著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態度。
既然眼前並無危險。吳世恭也就感到一陣輕鬆。於是他就想回臥室。找那大同妹子更加輕鬆一下。可是在這時,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等待著的遲明上前了。
在剛才,遲明見吳世恭在徘徊思索,所以不敢上前打擾吳世恭的思路。可現在見吳世恭眉頭舒展,他就要盡到自己親衛統領的職責了。
“大人!鄧先生關照過的,這陌生的女子……”遲明再次舊話重提。
吳世恭不耐煩地打斷了遲明的話:“你是聽鄧先生還是聽我的啊?正常的禮物饋贈。又是一個弱質女子,有什麼危險?你也太一驚一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