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大戰之前(1 / 2)

“老爺!這件怎麼樣?”常柳琴穿著一條湖綠色的長裙,腰間係著一條鵝黃色的腰帶,她盛裝濃抹,宛如精靈般原地輕盈地旋了一個圈,靚麗的容顏立刻向四周發散,讓人驚豔地有些喘不過氣來。

屋裏和床上都堆滿了各色的服飾,吳世恭在床沿邊上坐著,很耐心地看著常柳琴的“時裝表演”。

“不錯!”吳世恭再次微笑地點點頭。笑得發酸的臉頰也有些發緊。今天的吳世恭就是要讓常柳琴高興,所以不惜陪著她一整天。

常柳琴轉著、轉著,速度卻越來越慢。“老爺!”常柳琴突然嬌喝一聲,接著滿臉是淚,撲到了吳世恭的懷中。

抱著吳世恭,常柳琴是萬分不舍。因為明天吳世恭就要出征了。在這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常柳琴早就把吳世恭當成了依靠,所以她就感覺這次就是生離死別。

在吳世恭第一次救援錦州時,因為常柳琴與吳世恭話都沒說上幾句,所以那次的她對吳世恭也沒什麼感情。可現在倆人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而且是雙宿雙飛,根本沒有其他女人來分寵,再加上吳世恭對家人的態度向來是十分和善,所以現在的常柳琴感到是相當幸福。

而且一年的時間也不短,這裏早就成為了除了京城和汝寧,吳世恭的第三個家。所以這次的分離使得常柳琴有種不知未來的恐懼感。

因為如果吳世恭出征失利,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險,沒有名分的常柳琴又要飄離失所,不知命運如何了。就是吳世恭得勝歸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把常柳琴帶回家,可是吳世恭家裏的情況怎麼樣?自己是否會被大婦欺壓?這也讓常柳琴是擔心異常。說到底。她還是個不懂世事的小姑娘。

“哭什麼?”吳世恭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常柳琴心中在千絲百繞,他輕輕地撫摸著常柳琴的背,柔聲安慰道:“這次打韃子又沒什麼危險。老爺我身經百戰,怎麼保護自己總是知道的吧!乖!乖乖地等著我回家吧!”

沒想到這句話一說,常柳琴卻哭得更歡了:“老爺——!”

……

現在的遼東,被清軍圍困,由祖大壽防禦的錦州城就是最前哨。在其身後是鬆山、杏山、塔山一連串堅實的小城堡,再後則是關門外的重鎮寧遠。自錦州至寧遠五座連成一線的城池,依山傍海。是明軍在遼東防線上的防禦重點。

清軍幾次入塞,在畿輔一帶如入無人之境,但進出中原卻不得不繞過山海關防線,取道北京北麵的長城各關口。有寧錦諸城在,山海關就堅如磐石;山海關牢固。清軍通向中原的道路就不能暢通,取明而代之的戰略意圖就無法順利實現。

因此。皇太極對明作戰的基本戰略。一方麵是不斷派兵深入中原撼動明朝根基,另一方麵就是要拔除遼東的一串明軍據點,首先是拔除寧遠以東的四座堡壘。

到崇禎十四年春,清軍完成了堅實的包圍,在錦州四麵各設八座大營,已經完成了所有圍困的工事。而此時防守錦州的。是有過一次假投降的曆史的祖大壽,他抵抗清軍圍攻是很堅決的,錦州城的防禦設施很好,存糧也比較充實。祖大壽的戰術就是憑城死守。靜待援軍。

而此時的洪承疇也拖延不下去了,看到清軍不困死錦州就不退兵的決心,洪承疇能夠采取的唯一對策,隻有集中兵力在錦州一帶同清軍進行一番大戰,才能保住關外的各個堡壘。

雖說洪承疇是名聲遠播,但到底有多少取勝的把握,洪承疇也是胸無成算。可是清軍逼到麵前,也隻有迎敵一戰了。

於是洪承疇一麵先派小股部隊沿海岸抵近錦州,騷擾敵軍以緩和錦州被圍的勢態,一麵親自統率山海關附近的各路官軍出關進駐到寧遠,隨時準備對清軍進攻。

可當洪承疇正在寧遠集結兵力的時候,錦州的守城局勢卻越來越嚴峻了。三月下旬,駐守在錦州外城的蒙古軍將領諾木齊、吳巴什暗中同濟爾哈朗聯絡,準備獻城投降。

祖大壽發現了這個情況,正要捕殺兩個蒙古將領,蒙軍卻先動了手。祖大壽的親信部隊和蒙族部隊在錦州的內外城之間進行了一場大戰,清軍趁機攀城而上,把祖大壽部逼進了內城。外城被清軍占領,錦州的城防更顯得岌岌可危了。

但是祖大壽還是決意固守。五月,他派人溜出圍城向洪承疇報告說,城中的糧草還能堅持半年,希望援軍不要輕舉急戰,要用戰車步步為營,穩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