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要了吧!”隻要說起女人的話題,遲明就是一副扭扭捏捏的樣子,“還是漢家女子好,待人體貼,草原上的太凶了,誰受得了被抽鞭子?”
遲明的扭扭捏捏,卻讓吳世恭是精神大振:“這麼說,你小子還是想女人的。這你可不知道了,打是親罵是愛,喜歡上你才會抽你,又不會用力抽。……”
……
汝寧軍一開始的路走的相當順利,就這麼走了六天,根本沒遇上什麼戰鬥,直到接近無名河的時候,才獲知了自己前後都有著清軍的大軍靠近。
“去河邊探過沒有?有沒有水淺的地方可以涉水過河?”吳世恭問前去探察的偵騎道。
“回稟大人,有著三處可以讓騎兵涉水,不過那裏的水都沒到了人的胸口處,水流也很急,肯定不能過車輛。”那偵騎答道。
雖然吳世恭知道現在是夏汛期,水流量很大,但他心中總是存有僥幸,希望能涉水快速過河。可是當現在得知了真實情況以後,吳世恭多多少少就有些失望。
現在的汝寧軍正在離無名河約二十裏的地方。按照路程來計算,還要走一天的時間到達河邊。可是通過偵騎偵察的情況來看,汝寧軍的身後約五十裏處,已經有清軍的騎兵跟上,而在無名河的對岸,也開始有清軍出現了。所以說,吳世恭還想要兵貴神速,靠速度和出其不意強渡無名河的想法已經是破滅了。
“去和傅勝、黃定說一聲:不管怎麼樣,先讓工兵團把浮橋架上。他們部隊其他的人快些到近處伐木,多準備些船隻、木板。”吳世恭吩咐身邊的親兵道。
“諾!”
無名河說寬不寬,說窄也不窄。而工兵團所使用的近二百輛大車都是汝寧軍所特製的,這些大車的車架上所安裝的車廂都是可拆卸的。而那些車廂放入水中就是艘小木船。如果把那些小木船連接起來,鋪上木板以後,就能夠在無名河上架設三、四條浮橋。
可是這些浮橋並不寬,堪堪隻能夠通行一輛大車,所以憑著這三、四條浮橋,汝寧軍三萬四千人過河就需要三、四天的時間。而這麼長的時間內,兩路清軍肯定早已趕到,所以汝寧軍就不要想著順順利利地過河了。
但不管怎麼說,先架設好浮橋總沒錯。可是如果汝寧軍在受到清軍前後夾攻的情況下強行渡河,必定會陷入苦戰中。甚至要讓最後渡河的部隊作為死兵,死死攔住後方追擊的清軍。如果應對再有失措,甚至會造成全軍混亂,形成巨大的傷亡,把汝寧軍陷入到絕境之中。
唯一值得幸運的是。汝寧軍的轉向繞路也出乎了清軍的意料之外,再加上清軍也是連日激戰。所以能夠迅速追擊而來的部隊並不多。
在汝寧軍身後。有著阿巴泰率領的六千騎兵,他們是一人雙騎苦追趕到的。至於連連激戰之後,消耗了大量體力的鼇拜、譚泰七千多人馬,他們離汝寧軍還有二、三天的路程呢。
而在河對岸,出現的清軍更是少。能夠趕到岸邊的也隻有零零散散的近千騎清軍的探子,而清軍濟爾哈朗、阿濟格、豪格、多鐸等主力離河邊還有二天至五天的路程呢。
而這時候的吳世恭就需要決斷。要麼壯士斷臂,舍棄一部分的部隊斷後,主力強行過河與對岸的清軍主力決戰;要麼想盡辦法保存全軍,但也有可能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最尋常的選擇當然是讓剛收攏的潰兵斷後。就算是潰兵戰敗,也有這麼多人阻擋住尾隨清軍的進一步追擊,而汝寧軍的主力則安然全部過河。
之後汝寧軍將像來遼東路上演習的那樣,抱成一團,形成集團向寧遠衝。按照汝寧軍的兵力和戰鬥力,擊敗清軍肯定不可能,但清軍也很難奈何得了滿身是刺的汝寧軍。到底剩下的路都是一馬平川的草原,根本沒有什麼地形能阻擋住汝寧軍。當然,在這樣的被動挨打之下,汝寧軍最後的路程也將是很艱苦、很被動的。
可是吳世恭並不想把那些潰兵一拋了之。雖然當時收攏、整編他們,就存著要把他們當炮灰的心思。可當真的要拋棄的時候,吳世恭還是有些於心不忍。所以他就絞盡腦汁要想個兩全其美的計劃。
可是說實在話,吳世恭並不是一個驚豔絕倫的軍事天才,讓他想個麵麵俱到的軍事計劃確實是有些為難他。吳世恭隻能夠努力回憶起前生今世所知道的一切戰例,就想要尋找出一個相類似的,再依葫蘆畫瓢去模仿學習。
想著想著,吳世恭是眼一亮,他立刻大聲向親兵們吩咐道:“快些把所有軍官召集過來!注意!就召集我們汝寧軍自己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