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天戰鬥中,農民軍唯一可以打退汝寧軍的機會。可是因為農民軍騎兵的膽怯,卻沒有獲得任何戰果。
而時間上的浪費,就讓更多的汝寧軍兵丁衝入到了土牆內,形成了更大的方陣。見到沒有了機會,赫搖旗也隻能下令鳴金,讓自己的騎兵向後撤退了。
隨著壕溝填平、土牆扒開,汝寧軍的戰車和火炮也運送了上來。緊隨其後的更是汝寧軍的騎兵。當形成了完整了步騎炮陣形以後,今天的戰局也就注定了。
“老田!你快些帶人去陽崮鎮,把那裏的部隊撤回來,往闖王那裏跑!”赫搖旗對田見秀吩咐道。
“誒!”
“二虎!你親自帶人去闖王那裏,告訴他這裏已經頂不住了,讓他集合隊伍,退往河南府吧!”說到這裏,赫搖旗長籲了一口氣,滿臉無奈地加了一句,“別再管開封城了。”
“是!”
“我就擋在這兒吧!能擋多少時間就是多少了。”赫搖旗最後說道。雖然這話聽起來很悲壯,可是赫搖旗的語音卻是越來越小,到了最後甚至就如自言自語般,顯得他是極沒信心。
眼見著汝寧軍行雲流水般地攻下了壕溝與土牆,可根本沒有停止步伐的意思。而現在的暫停休息,隻是汝寧軍在整隊。可是赫搖旗知道,隻要一整隊完畢,汝寧軍就將發起新的一輪進攻。
赫搖旗的心中很苦澀,他根本沒想到兩軍的差距是如此懸殊。仿佛像是一個孩童和壯漢打架一般,汝寧軍在各方麵都完全碾壓農民軍。真是一種讓人絕望的局麵啊!
其實赫搖旗不需要如此絕望,說實話,兩軍的差距也沒有今天表現出來的這麼大,農民軍輸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經濟實力上的差距、作戰意誌上的差距、後勤裝備上的差距等。如果隻比較單兵素質的話。那些刀口舔血生存下來的農民軍老兵其實並不算差。
尤為主要的是,汝寧軍已經把火器這種嶄新的武器作為了自己的主要裝備,並且圍繞著火器發展出了嶄新的、適合發揮火器威力的新戰術。甚至對於火器的防備和機動性運用,都發展了各種類型的戰車。
而農民軍這邊呢?他們火器的數量是不少,可精良程度就相差甚遠了。更差勁的是,農民軍火器的戰術還沿用著弓箭時代的老一套,這安能不敗呢?一句話:這就是熱兵器時代對冷兵器時代的勝利。
相對於右路楊如鬆、書墨部的**迭起,中路的汝寧軍就是慢條斯理了。決定了急援開封城以後,吳世恭的親衛部隊也靠向前,與薛永利部兵合一處。共同進攻李、羅聯軍的主力。
一長排戰車掩護著汝寧軍的靠近,而農民軍那邊也明顯被汝寧軍的炮火肆虐過了,土牆已經不怎麼完整,而所有的火炮也都銷聲匿跡了。
可是因為勞力多,李、羅聯軍這邊可不是隻挖了一條壕溝。壕溝、土牆、柵欄、拒馬……。修造的工事時層層疊疊,就是要阻擋住汝寧軍前進的腳步。
而汝寧軍也已經順利地攻下了農民軍的幾條防線。不過現在的這一條是比較大的。除了壕溝、土牆以外,土牆後還聚集著大批的農民軍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