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凶殘的官軍,已經與襄陽百姓勢同水火了。聽說農民軍快要到來,他們是紛紛焚香頂禮,牲酒遠迎。有的人更是主動充當向導,帶領農民軍繞過左良玉設防的地方,從白馬洞口渡過漢水。並且還拚死為張獻忠的部隊抬架銃炮,協擁大隊過灘。
見勢不妙,左良玉立刻拔營東遁,所過之處是燒毀民房,毀盡灶井,抓盡青年男女,殺盡老弱婦孺,雞犬無所留,千裏一空。而為了能向朝廷有所交代,他更是讓旁係的總兵馬祥麟堅守無兵無糧的襄陽城。
而在戰前,吳世恭曾給馬祥麟去信,讓馬祥麟在危急時候逃至汝寧。可馬祥麟深受其母“忠君”思想的影響。在戰前,他曾給母親秦良玉寫信:“兒誓與襄陽共存亡,願大人勿以兒安危為念!”而秦良玉的回信隻有一句:“好!好!真吾兒!”
十月十八日,襄陽城破,馬祥麟戰死殉國。而襄陽失陷的消息傳到荊州以後,惠王朱常潤、偏沅巡撫陳睿謨以及文武諸司相率潛逃,以至於城門無一卒。二十日,農民軍占領荊門州,向荊州挺進。荊州士民殺豬宰羊,舉著旗幟歡迎農民軍。二十二日,農民軍進入荊州,殺明湘陰王朱儼钅伊全家。
由此可見,左良玉對湖廣民間的摧殘是多麼的厲害,百姓們就盼著農民軍的到來,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可這麼一來,張獻忠部對汝寧軍的威脅,也一下子大了起來。
接著,農民軍繼續向承天進軍。而承天是今天湖北鍾祥縣,是嘉靖皇帝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杭的封地。因為明武宗正德死後沒有兒子,嘉靖入繼大統。於是鍾祥也被看作“龍潛之地”,更是獻陵所在地,因此升格為承天府,設立承天、顯陵二衛防守。
而當各地農民軍的風暴席卷大地的時候,朝廷除了移本省總兵駐防以外,另調他省援剿總兵協防,並令本省巡撫和巡按坐鎮承天保護陵寢。可盡管這裏有重兵鎮守,卻擰不過人心所向。當張獻忠部先頭部隊乘船抵承天時,本地居民有的在大門上書寫“恭迎王師”。有的打開西關城門準備迎接農民軍進城。
十一月初一,農民軍攻克承天。湖廣巡撫宋一鶴自殺,巡按禦史李振聲被俘,總兵錢中選戰死,欽天監博士楊永裕投降。張獻忠下令改承天府為揚武州。這意味著大明王朝承天繼統的地方,已經化為農民軍耀武揚威之所。同時派人拆毀興獻陵享殿並發掘獻陵。
在張獻忠部農民軍一路輝煌的時候。汝寧軍一直在按兵不動,甚至在農民軍進入湖廣以後。汝寧軍的水師戰艦都沒有進入。使得張獻忠部可以在長江、漢江順利地來回橫渡穿梭。
而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湖廣是官軍左良玉部的地盤。汝寧軍在沒解決北方的李、羅聯軍問題之前,並不想與湖廣的官軍發生任何摩擦。再加上汝寧軍的擴軍集中在陸軍這邊,水師的炮艦建造已經大大的減緩,這也使得水師沒有了足夠的能力去封鎖住長江和漢江江麵。
可是吳世恭根本沒想到張獻忠會恢複得這麼快,更沒想到左良玉是如此不濟。連他的老巢襄陽,也都說放棄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