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經在模擬地球運行以及宇宙形成狀態,甚至把現代科學名詞也用上了,很多人說現在科學已經通過量子完成對宇宙的認知,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量子的變化移動糾纏延續性隻能局限量子本身,而人類本性和宇宙是共性條件,不能用尺子量尺子,因為萬物聚合都是原子分子粒子量子組合成的。這是現代說法,有沒有比量子更小的呢,當然有,這就是超體意識,靈性,我們已知的量子是單一作用,意識是多元作用,意識比量子小多的多,科學無法找到意識依據,隻能亂推理了,意識不明確,思維不靠譜,人類思維都是試驗性思維,如今天的科學就是如此。
究竟哪裏出了問題?問題就是沒有找到因,生命如何形成,宇宙如何形成等等。這個宇宙都是業而形成的,故無常。我們如何去找到因呢?這就需要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的精神,走進生命看清宇宙,找到因,應順萬物就行了,一旦明確本性,宇宙因也明確了,所有科學難題就很容易全然解決了,理論聽起來很簡單,實際很難。什麼是業呢?身口意善惡無記之所作。其善性惡性,必感苦樂之果,故謂業因。這就是宇宙萬物,都是由過去做作形成的,業生輪回,自然萬物也是如此。科學家一直猜測宇宙大爆炸形成,宇宙大爆炸前是什麼呢?他們回答不上來,因為他們不知道業是什麼。宇宙萬物都有一個共性,身口意,都是具備生命的,都會產生屈曲造作,所思所想都是業,還有就是成體就是業,山河土石,隻要成體,都是業。即便生老病死,依然會流轉輪回,因為帶業。
我認為科學家一直圍繞佛教在轉很多名詞都是佛教名詞,工業,農業,都是佛教名詞,宗教所說的業,有二種:業因,業果。業因無盡,則輪回無歇,業盡消融,則為本來真相。工農業的發展績續,績的意思,是延續、繼線,現在績效、業績就是這個意思。由此可見,科學家沒有在宗教上少下功夫。究竟是什麼呢?人類怎麼才能消業,不再輪回?宗教所說的業,一共分二種,共業與不共業,科學則是工農業的一個學科。
共業,眾生共通之業,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報之業;招感個人受用之五根等正報之業者等情世界,則稱為不共業。也就是我們無論生活在地球環境,或者自身心裏感受,都是具備業的,所有的煩惱產生就是業績的產生。因為有相續,就會產生輪回。而器世界和情世界的波動,這就是意識波動。稱之為意識,意識分很多種,我們先看人類的意識是眼耳鼻舌身聚合產生意識世界,稱謂情世界,而五根正報覺受,稱謂情世界,這就說業生情器世界。故有所受也果(善惡業)。
我們明確了意識的產生原因,我們回頭看,如何回歸本來,契入超越實性,這就談到了方法,無論共業不共業都無法脫離情器的糾纏,如太空的星球一樣,無法脫離太空力量的糾纏,這就會出現生老病死苦,不能自在。我們所看到的外太空不是清淨的太空他們和我們的心一樣,更迭輪回。我們現在利用宇宙,就是利用宇宙煩惱的屬性,製造人類所接受的認知。如同我們去醫院一樣,雖然是去看病,其實你已經處在病區。最終不能走通的,但是人類不認可這一點,認為科學的發達能超越意識,能超越情器世界,真的不能。而真正想達到真實的超越,必須回歸本來。
有人會問宇宙的本來是什麼,宇宙萬物的本來就是自然光明狀態,人性也是,因為人與其他動植物一樣,都是由自然光明所生,故有光音天的說法。宇宙自然光明的特性是什麼,這需要去證悟,這就是契入實相的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德山宣鑒禪師:\"這裏無祖無佛﹐達磨是老臊胡﹐釋迦老子是幹屎橛﹐文殊﹑普賢是擔屎漢。\"雖然短短幾句話,說明德山禪師悟道了真實的空性,目中無人的狀態了,過去證悟空性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綜合究竟來說,剛好進門。這就說,宇宙自然境界,也一樣並非空的境界,也一樣並非有的境界,而是非想非非想世界。非想非非想一樣不是最究竟的境界,說宇宙有更高的境界,
不管多少異名境界,第一關必須破,這就是契入狀態,我們對意識不了解,對空不了解,對境界更不會了解的時候,我們就必須找原因。哪裏出了問題,是根劣無信的原因,還是無愛自私的原因,如兩者都不是,那一定是自己給自己套上了枷鎖。意識模糊情器不分,這就很難入手修行了,那麼宇宙依然是群星亂舞,人依然是煩惱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