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一天天的增長,日複一日的成長中,有一天我們望向天空,會好奇藍天之外究竟是什麼樣的。而我第一次有這種想法是在初二,由於互聯網的普及,短視頻也隨之發展,一次觀看視頻偶然刷到一個博主介紹地球與宇宙的關係,以及推測未來宇宙將會怎樣發展。我會好奇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別人,是否是我的靈魂隻是暫存在這個身體,會不會有平行宇宙。想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開始閱讀這方麵的書籍,《宇宙簡史》,《果殼中的宇宙》,我開始對地球之外的世界好奇,經常會思考一些從沒想過的問題,可惜能力有限,一些天文學家都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又怎麼會明白。
如今回想起當時的想法,我隻是想對當年那個我說一些話.
宇宙真的太大了,大到連我們的地球在它眼裏隻是一顆平平無奇的小行星。也曾聽到過一句話,地球離開了誰都還是會轉。可想而知,在宇宙眼裏我們又是什麼呢,然則,我們既而生為人,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如果說,自我們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在進行倒計時,注定隻是來人間一段時光,永遠無法達到“永遠”,那麼我們能夠做的,也隻有把生活當成享受,因為無論你怎麼過這一生,終將會走到盡頭。
陸九淵曾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我們確實要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宇宙,
在地球外,有一個廣袤的宇宙,在我心裏,也有。
今天又emo了一下,可能是上大學以來一直沒有釋放吧,坐在末班公交車上,一個人靠著窗發呆,想起一些美好的瞬間,人總是要靠一些美好的瞬間來支撐的,以至於後來每當自己身處愉悅的環境時,都會突然發現這美好的時光終會結束的,總會在日後裏無數次懷念,然後後年才慢慢明白生活帶給我的道理,正是因為生活本身是枯燥的,無聊的,我們才更需要這些美好的瞬間來支撐,支撐著我們走接下來的路,
慢慢明白那句歌詞“人長大不輕鬆,我後來才知道。”
明明正值十八九歲的年齡,偏要想一些未來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偏要提前預測自己未來的結果。
有句話:“隔著眼淚看世界,仿佛整個宇宙都在哭。”所以當你覺得世界拋棄了你,是因為你始終帶著一層悲觀的濾鏡去看這個世界, 而不是這個世界有多差。
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至少目前為止我們誰都不知道,但我希望我們能了解自己心裏的宇宙。
在這小小的地球上生活也是真的不容易啊,也不知道宇宙會不會知道,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過得這麼不易,宇宙啊宇宙,你要是知道了一定要幫幫我們啊。
大膽一點,我們就是自己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