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元鄉(1 / 2)

交易會結束後,唐朝又恢複到了以前朝九晚五的上班和修行的日常中;

因為有了聚氣丹的原因,回來之後修行不到一個月時間,唐朝終於步入了聚氣後期了。原本唐朝估計需要1年多時間的,結果因為丹藥隻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可以預見丹藥對修真者的作用有多大。

但上次換到的三十五瓶聚氣丹,也被唐朝用掉了六瓶,其它人修行差不多是一天才服用一顆;而唐朝是一天兩顆,因為功法的原因,隻要是能量的都能吸收。

因而現在唐朝重點是穩固修為,而進入聚氣後期也需要把體內丹田處的法力進行按周天運行形成旋渦;

從而在突破煉氣期時才會正式修行成《天巫吞噬》功法的基礎;而如果沒在煉氣期前沒有修成形成旋渦自動運行,則永遠修行不了《天巫吞噬》功法的後續功法了。

如果無法修行《天巫吞噬》功法,估計唐朝修行境界也就到頭了,這是唐朝不願意看到的!

而到了五一節後公司也開始放長假了,唐朝計劃先回老家一趟,看看父母;從雲陽要先坐一個小時的車到萬州後在轉車繼續坐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鄉村大巴車就到三元鄉。

唐朝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隻要你在百度上查找了一下“三元鄉”這幾個字,就會彈出來好多個名叫三元鄉的地方。

甚至是好多個叫分水鎮三元鄉的。以前沒接觸修真界還沒覺得什麼,但自從唐朝自己接觸之後,見識了一些非常人的事後,就感覺這些都叫三元鄉的地方肯定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

而連分水鎮三元都重複的那就不可能是簡單能以重名能解釋的了的,所以這次回家看父母是一個方麵。順便回來親自查詢一下老家這片故土;看看它有什麼秘密被隱藏著!

唐朝到了三元鄉後已是下午五點了;此時傍晚黃昏籠罩著大地,小鎮上巷子中隻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影。

此時已看不見那耀眼的陽光,隻看見夕陽與這個孤獨的小鎮慢慢吻合。由於大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有能力的人都舉家搬離了這個貧窮落後的小鄉村集市,目前這個小集市上隻有少量的老年人,所以每到傍晚這個時候小巷子就更顯得孤寂。

三元鄉老街據說是上世紀六七十年年代開始沿河而建的一條獨街。而這條依街道每縫三六九就趕集。

稀記得街道南邊一頭就是人民公社,記得以前是一些鄉鎮府領導的辦公和居住的地方;樓高不過五層,但對於八十年代的人來說,那時是整個大隊修建得最好的房子。那時感覺是好高好高的樓。

不得不說公社旁邊的人民大禮堂應該是所有那個年代人的記憶。

記憶中最深的就是在這可以看晚會、看電影。而大禮堂對麵就是一個二層樓的小木樓,剛好和大禮堂圍成一個長方形的四合院,木樓外麵就是一個小懸崖,懸崖下麵就是老街的另一頭;記得上小學時經常跑到這小木樓來玩。很有一種年代感!

而在大禮堂的最南邊緊挨著的一個小瓦房,記得上小學時有一段時間是一個民營的食堂。

自己上小學時隻要每逢趕集,就到麻將館裏,準能找到自己的父親,當父親打牌贏了時也準能混到幾元錢去買個羊肉扣碗。

現在一想起這個羊肉扣碗就流口水。比起現在外麵的好吃得多,也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食材的不一樣,以前的羊肉或豬肉是真的會養上一年才會宰殺,而現如今全是科技與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