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石寶寨(1 / 2)

第三天唐朝幾個人又坐上了胖子的車,當然免費司機還是胖子。

第三站目的地就是忠縣石寶寨,也叫長江之上的明珠。

石寶寨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江三峽三十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唐朝記得它曾經可是上過老美探索頻道中國七大奇觀之一,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

它位於忠縣長江北岸邊,被稱為“江上明珠”,距忠縣城幾千米。

此處山高十多丈,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

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遠遠觀望石寶寨,我們可以看到石寶寨的門窗房簷都雕刻得非常精美,看上去該樓與山仿佛好像融為了一體,周圍草木茂盛,古樸的雕刻風格無形中透著一種難以捉摸的氣息。

據記載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

石寶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塔樓倚玉印山而修建,依山聳勢,飛簷展翼,造型奇異。整個建築由寨門、寨身、閣樓組成,共十二層,高五十多米米,全係木質結構。

石寶寨,據說原建九層,寨頂有古刹天子殿,隱含“九重天”之意。因為山峽大壩原因目前石寶寨在巨型圍堤環繞下,成為長江上一處大型江中“盆景”,享有長江“小蓬萊”的美稱。

也正因為這個傳說唐朝才把第三站目標設在此處。

因為四周環水前往石寶寨大家隻能通過一座橋上島或乘船而上。江對岸遠觀石寶寨,的的確確像長江之中的一個盆栽。

唐朝幾人沿著石寶寨的青石長街緩緩前行,青石長街被來來往往的行人早已踩踏得充滿了曆史的古韻。

青石長街轉彎處就是一座巨大的吊橋,這座長鐵索吊橋是由原木作底兩邊用鋼筋作為吊頂, 吊橋的邊則采用了鋼鐵做的柵欄,走在上麵一甩一甩的。

因此胖子幾百斤的肉走在吊橋上,蕩起來差點嚇尿了他。唐朝幾人還嘲笑他昨天還羨慕張真人可控器短時飛行。

沿著階梯穿過吊橋,走進大門我們可以發現建築的最低層是用青磚建造的,建築的上麵則采用的朱牆黛瓦的木質結構,整座建築據說沒有使用一釘一鉚,全部依靠著山體而建。反正唐朝幾人聽了不相信。

當唐朝幾人走進建築之間,看到了三組不同的雕塑石刻,每一組石刻不僅雕刻技藝非常的精湛,就和白帝城門前的雕刻有一拚,預計當時也是出自古代大家之手。

唐朝幾人發現這裏每一層最外麵是寬闊的地壩,而地壩中放置一個四四方方的大鼎,地壩的兩側則是搭建的房子,這些房子帶有著非常獨特的古典美,建構設計和建築材料都采用了仿古風格,每一層的裏麵都有各類非常繁複的工藝。

唐朝在此處多次運行功法感應都沒有其他特別的發現,也許這裏就是古代一個戰爭防禦體係所修建,靈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於是幾個人隻能把此次當成遊玩旅遊了。完全沒有前兩天的奇遇或精彩。但大家一想也是,怎麼可能每到一處景點都有特別的地方或奇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