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到了2017年春節了。唐朝一直上班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對於這種規定唐朝真的想吐槽!
春節做為我們華夏最大的節假日,一共才七天假。有一些路途遙遠的員工,光是路上來回都要用去兩天。
這樣一算一個春節就隻有五天了。現在網上都說我們這一代人越來越淡漠親戚關係!這是我們的原因嗎?不是!
記得唐朝小的時候過春節那是熱鬧得很!大人小孩都期待著過春節!
記憶中過春節前家家戶戶都殺過年豬吃殺豬飯。那時村裏要是誰家殺過年豬了,基本上都會邀請周邊鄰居去吃殺豬飯。
要是哪家殺了一頭四百斤以上的,那就牛逼了,好多人都會來圍觀。記得唐朝小時候家裏有過幾次。
但大多數家裏都是兩百多到三百多斤,根本不像現在城裏吃的那種豬隻有幾個月,用科技與狠活催肥的一百多斤的飼料豬!
對於“殺豬飯”是唐朝小時候的最愛,為啥?可以吃肉啊。殺豬飯它是由“頭刀菜”、“殺豬菜”等組成。
顧名思義“頭刀菜”由新鮮的豬血旺子和新鮮豆腐做成;那口感簡直不擺了,唐朝現在都還記得,城裏人是跟本吃不到真正的血旺,全都是血粉做的。
而“殺豬菜”由新鮮的豬肝、脊肉、腰花與酸薑酸辣椒等爆炒;不能說了,想起就流口水。
而“宮爆肉筋”就必須是豬身上兩條脊肉上的兩條筋,油炸時需恰到火候,軟爆時連鍋都有選擇,必須是大鐵鍋;
還有裏脊肉炒青菜,爆炒回鍋肉!
唐朝記得小時候這殺豬飯可以等同於過春節的團年飯了,甚至味道還要更好!
“殺豬飯”這個名字也許讓大家感到一股殺氣,但細細一品,它又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也飽含了一種熱情好客的淳樸感情。
想象一下在臘月的時候要殺過年豬,每家殺豬的時候,都請鄰居和親朋好友來吃豬肉,即吃殺豬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慶祝一年的豐收,好不熱鬧。
唐朝強烈推薦從小生活在城裏的人,大家一定要到農村去嚐一嚐殺豬飯。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麼才是人間美味!
吃完殺豬飯後,每家每戶都會點豆腐。吃甜豆花、吃麻辣豆花!吃豆漿稀飯!
不知道為什麼外麵包子鋪賣的豆漿一直都沒有老家或農村裏的味道,難道是他們摻水太多了?還是用的陳年老豆???
那時候一大早唐朝爸媽都會開始點豆腐。柴火燒得旺旺的。滿屋子都是飄滿了香噴噴的豆漿味!
在過春節前家家戶戶還會跑到自家森林裏麵砍伐大量木頭,做為過冬的柴火。估計現在沒人敢了,你要是去砍伐幾棵大樹,估計很快就有人來找你了。
春節前還有一個活動是大家最愛的,那就是趕集。大人帶上一家子去趕集,買上過年的年貨,比如什麼葡萄酒啊,瓜子花生啊,魚肉,羊肉啊什麼的。當然小朋友都會買好多好多鞭炮!
那時候趕集真是人山人海,人擠人!唐朝小時候最愛的就是和同村的發小從街這頭被擠到街那頭,腳都可以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