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少林寺(四)(1 / 2)

少林寺大寶殿的西側就是六祖堂。殿內中部有佛台與佛龕,中塑三像,觀音居龕中,兩側龕內塑達摩與慧可像。

此殿麵闊三間,進深三間,為出前廊單簷硬山式建築。殿內塑像為殿重建以後所置。五尊玉雕像分別為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

五大菩薩背麵是泥雕“達摩隻履西歸圖”。兩山牆下塑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像。另外,西牆下又塑達摩隻履西歸像一尊。

而在大雄寶殿之東就是少林寺齋堂。就吃飯的地方,唐朝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在下岩寺他可沒少去吃齋飯,大多都是豆腐,齋菜等!沒有肉,唐朝一點也不喜歡!

少林寺觀音殿位於少林寺常住院千佛殿的東側。觀音殿始建於清代,為硬山式建築,麵闊三間,觀音殿又叫錘譜殿。觀音殿殿內供有白衣大士銅像,兩腿盤坐,二目微合,雙手合十,端莊慈詳,兩側侍立的是財神和龍女。

白衣大士銅像僅為少林寺所有,此像原在寺外南園白衣殿中,外麵用泥包著,後移於此。觀音殿又叫錘譜殿。

文殊殿位於立雪亭東側,麵向西,與普賢殿相對。文殊殿殿內供有文殊菩薩,座下騎青獅,左右塑二童子像。文殊殿內靠北壁玻璃櫃內供有“達摩麵壁影石”,高三尺許,光滑如卵,為後人摹刻。麵壁石下有石刻偈語,為董其昌所書:“震旦雖闊別無路,要假兒孫腳下行,金雞喜銜一粒米,供養十方羅漢僧。”殿外簷下懸一鑄造的鐵雲板,是寺裏作齋朝拜的工具。

胖子走完這些地方,感覺自己簡直就是乞丐!自己都想剃度出家了!太富有了,胖子這二貨跑去問人家還收弟子不?人家隻是瞟了胖子一眼道:施主你五根不淨!說白了就是嫌棄胖子資質太差!

氣得胖子二佛升天!

下一站,幾人就準備到少林寺西麵不遠處的塔林。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曆代和尚的墓地,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後,把他們的骨灰或屍骨放入地宮,上麵造塔,以示功德。目前少林寺塔林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跨越朝代最多的一座古塔群。

唐朝估計這兒大多都是一些修為高絕,但因為末法時代靈氣原因無法突破的高手!可惜生不逢時!

少林寺塔林塔有的高有的低,它們的高低、大小和層數的多少,主要根據和尚們生前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功德大小來決定的。

唐朝幾人目測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而成的各類墓塔。其中據說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餘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

有單層單簷塔、單層密簷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在這唐朝幾人也是恭敬心禮拜,不敢懈慢佛塔。這裏麵好多大功德者!

唐朝他們發現這兒的和尚修真者更多,說明此地和藏經閣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