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亭村失守,本是一件壞事,可顧秋卻安慰大家道:“博亭雖然失守,但不失為一件好事。”
顧秋頓了頓,繼續說:“博亭失守,我等精銳將士皆聚集在陽坤縣,隻需守好,便可以守為攻,敵軍舟車勞頓來此,必定想要急速取勝,而我等緩緩消磨,外加我之仙牢劍法,定叫山夜琚與楊明二人大敗而歸!”
眾人當中,有些熱血青年兵被顧秋的演說所感染了,齊聲發出“誓死捍衛陽坤縣”的聲音,其他人見狀,也隨著他們的聲音附和著,最後竟然起到了提振士氣的效果。
顧秋的第六感告訴他,如今,他該覺醒劍法第三式了。
果然,山夜琚提兵來犯,顧秋披掛,帶兵馬五萬親自禦敵。
山夜琚與顧秋是老對手且老仇人了,今日相見,分外眼紅,山夜琚正要用他的右眼迷亂顧秋的心智的時候,顧秋卻突然發動了“左右逢源”的仙牢劍法。
顧秋心裏默念口訣:“左右逢源,先靜心去雜念,再幻化雙分身。此時劍影相對,左右逢源,憑借意念,便可縱左右二劍任意揮舞,實有一劍,而形如三劍,勢如三人三劍。”
山夜琚的妖法並未奏效,是顧秋靜心之緣故。
頓時三劍共舞,直奔山夜琚麵門而來,山夜琚正疑惑自己的迷心之策未曾奏效時,自己的臉上卻已被兩把幻化仙牢劍割裂開肉,滋出兩道血跡,山夜琚大驚,但未撤退,隻是撤下兩塊布,簡單的包紮了一下,便要全軍突擊,發起總攻。
顧秋收回兩把劍,頓時進入了須臾之地,讓顧秋奇怪的是,今天他進入須臾之地的狀態卻格外順利,不知是否是顧秋與自然同頻的原因。
進入須臾之地後,仙牢劍顯形,對顧秋說:“仙牢十一劍法第三式:以攻代守。”
“以左右逢源為基本,幻化之劍幻化人形,擋於身前,可擋攻人攻城攻心之法,以幻化之劍為盾,行進攻之勢,可退敵、可保命。”
顧秋此時領悟的非常之快,似是頓悟。
顧秋睜眼,又起仙牢劍法左右逢源之勢,而後又念起“以攻代守”之劍法口訣,頓時兩把藍色幻化之劍化為兩個人型將軍,擋在顧秋身前,一步步逼近山夜琚。
山夜琚嚐試繼續使用自己的右眼迷心之術,卻發現顧秋根本不為所動,兩位神型將軍壓迫到山夜琚身前,山夜琚驚出了一身冷汗,朝著顧秋射了一箭,卻發現那神型將軍竟然將他的箭矢擋了下來。
山夜琚心想:情勢危矣,現顧秋刀槍不入,該如何是好。
思考一會兒,山夜琚決定繞道而行,而此時顧秋的力氣似乎也用光了,神型將軍開始慢慢消散了,顧秋也因耗神過多昏了過去。
顧秋見狀,大喜,欲想要直奔顧秋而去。
可正當山夜琚要靠近到顧秋時,四位將軍突然擋在了山夜琚麵前,分別是護國左將軍劉瑞、天權將軍劉橫、玉衡將軍劉行以及開陽將軍張竹。
山夜琚人傻了,被四員大將擋住了戰功。
山夜琚心裏知道,自己的迷心之術隻對單體有用,而四人在此,若善用此術,必自取滅亡,山夜琚自是膽寒,而且連年征戰,山夜琚年事已高,身體也大不如前。
山夜琚正欲撤退時,突然聽得顧秋軍處大聲喊:“活捉山夜琚,報我將軍仇!”喊叫聲不絕於山夜琚之耳,山夜琚在一聲聲喊叫聲中丟失了膽氣,隻好化形為魚,順河水而撤退。
此句話語原來是葉舍在軍中密授,當山夜琚被圍攻時,便以此招反攻其心,讓山夜琚也嚐一嚐被“攻心”的滋味兒。
而眾人為了確保大將軍顧秋無恙,也不見山夜琚之人去往哪裏,便不作追趕。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