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是,孤兒院的孩子很多,比他優秀的孩子也有很多,相較於普通的他,領養的人更想把看起來更好的孩子帶走。
即便如此,柯夏依舊沒有放棄希望,一有空的時候便會守在孤兒院門口,渴望著下一對父母進入這裏將他帶走。
直到有一次,孤兒院課間組織做操的時候,一對新父母來到了這裏。
柯夏當時剛上完廁所,正在洗手,那對父母就在距離不遠的走廊邊談話。
時間太過久遠而當時的柯夏又太小,他們具體說的什麼柯夏已經記不清了。
但他清楚的記得,那對父母用一種雲淡風輕的態度討論著孤兒院中的孩子們,其言語以及用詞根本就沒有把他們當孩子看,而是某種貨物。
他們不是父母,是購物者,在一大堆商品中挑挑揀揀,選出最優秀的那個進行培養。
那時的柯夏第一次對父母這個詞感到了失望。
是啊,畢竟不是親生的,他們隻是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孕育孩子才來孤兒院尋找替補罷了,想要從他們身上找到真正家庭的感覺,是行不通的。
幼時的他雖然無法理解這種情感,但從那以後便對父母這個詞產生了抗拒。
從那以後,即便有新的父母來到孤兒院,他也會故意躲著,成為不被選中的孩子。
就這樣一直到了16歲,那時柯夏待的孤兒院規定16歲已經到了必須離開孤兒院自己謀生的歲數。
柯夏離開了,原本他打算找個幫廚的副業賺錢,然後繼續讀書,半工半讀。
但他離開孤兒院後不久,一個中年男人找到了他。
這人聲稱是柯夏父親的助理,這些年以來一直在尋找自己。
從他那裏,柯夏了解到,自己並不是被遺棄的,是無意間丟失,從自己丟失後十幾年的時間裏,自己的父母一直在尋找自己,從未停止過。
期間花費了大量人力財力,最終在一次車禍後,自己的父母雙雙遇難。
在離開的最後一刻,父母委托了他將名下所有財物變賣,用這筆錢繼續尋找自己。
最終他找到了柯夏,在資金已經見底的情況下。
柯夏拿到了剩下的錢,按他的話來說,如果在錢財耗盡之前找到了自己,那麼這筆錢應該繼承到自己名下,這是柯夏父母的心血。
柯夏拿著那筆錢離開了,父母對自己的愛最終以一種奇特的方式降臨在了自己身上,一時間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這筆錢的大半被他用來購買了這間屋子,剩下的錢則作為小金庫,用來交學費和日常生活,如果正常使用不亂花,這筆錢應該能夠柯夏讀完大學。
“不管未來的生活怎麼樣,不要放棄希望,你一定要好好活著,飯要按時吃,睡覺一定要睡夠時間,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一定要開心的活下去。”
這是父親的助理傳達的父母所說的原話。
這句話被柯夏銘記在心,也成了柯夏活下去的動力。
“不管怎麼說,先吃飯吧,可不能把自己給餓著了。”
當當當,蔥花瘦肉火腿腸西紅柿雞蛋麵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