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治理徐州(2)(1 / 2)

如今琅琊王氏能撐得起門麵的,隻剩下會稽太守王朗,本名王嚴,字景興,剛被孫策打的灰溜溜地逃回來。演義裏的王司徒形象是假的,他可不是被諸葛亮罵死陣前的,相反,他是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

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服喪,不應孝廉之命。徐州刺史陶謙舉其為茂才,拜徐州治中從事。後升任會稽太守,任內獲百姓愛戴。

去年,孫策東進吳郡,攜大勝之勢南攻會稽,王朗率軍抵禦,終為其所敗,並在逃亡途中被孫策擒獲,受到禮遇。

其子王肅,三國時儒學大師,曹魏高貴鄉公時官至中領軍,襲封蘭陵侯。死後獲贈衛將軍,諡號“景”。

孫女王元姬,嫁晉文帝司馬昭,生晉武帝司馬炎與齊獻王司馬攸,西晉建立後被尊為皇太後。死後諡號“文明”。

上次劉曄見到的人是王融,這次接見董承的人是王朗。

同為太守,但兩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王府君,琅琊王氏配合大王新政,大王很滿意,所以大王托我傳句話。”

“董府君請講。”

琅琊王氏此次雖幸免於難,但王融惡了劉寒,王朗師從楊賜,楊賜出身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若真追究起來,今日琅琊王氏一個都跑不掉。

琅琊王氏的確是世家大族,但得看對誰,對劉寒來說,琅琊王氏隻不過是一塊稍微大點的石頭,生死全在一念之間。

“大王的意思,光和郡缺個人。”

王朗先是一愣,緊跟著開口道,“臣,遵旨。”現在的他心中不免有點悲涼,鎮北王雖放過琅琊王氏,但琅琊王氏還是被拋到角落裏,一個去了東北,一個去了漠北。

這是任命嗎?

這是流放。

“王府君,大王對你還是十分看重的,切勿多想。”

王朗苦笑,“我隻是…有負皇恩。”

“府君說笑了,北方早就變了,數年來,北方兵力不少反增,早晚要打大仗,這怎會是有負皇恩呢?”

董承一直待在並州,自然清楚北方在劉寒心中的戰略地位,這幾年北方平靜,隻不過是要先安內。

“嗯?”王朗一下子便聽出董承話外意,王融是流放,但對他,更多的是任用與考驗,“多謝府君。”

“不客氣。”

董承走後,王朗在心中細細盤算,“看來,得去拜訪一下太原王氏。”

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有著共同的祖先——王翦。

王翦、王賁都是秦代名將,父子二人助秦始皇攻滅六國。王翦滅趙、滅楚,王賁滅魏、滅燕、降齊。王賁之子王離也捍衛大秦而戰死。王離死後,王氏後人離開關中頻陽,一支遷往琅琊,一支遷往太原,經過幾百年的繁衍,逐漸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這兩大家族。

“唉!”連著經曆數次生死,王朗也看開了,“大漢,終究還是大漢。”

想當初黃巾起義,士族暗中聯合逼宮,那時是多麼龐大的一股力量,現在…“這就是汝南袁氏要的結果嗎?天道好輪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