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擅長做思想動員,也不擅長做鼓動民心軍心的工作。
但是,他手頭的人少,也沒有什麼幫手,就不得不硬著頭皮自己上。
也幸虧,他的爺爺是個抗戰老兵,父親也是軍人,自己也當了兵,耳濡目染下,也學了一點點我軍宣傳的皮毛。
此時,他腦子一轉,就給用了出來。
“同袍們,我們要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一起奮鬥!”
“同袍們,我們要有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勇於創造,敢為人先,樂於擔當!”
“向荒山野嶺要糧,向崇山峻嶺要房!”
“山洞草房好軍營,茅草床鋪軟騰騰;三尺厚雪綾羅被,茂密梢林好屯軍!”
“為村寨,為自己,為子孫,為國家,為華夏,為萬民!”
……
……
這些話,是超前了。
在這個年代,也沒有哪個軍隊的長官會講什麼“一起奮鬥”,也沒有什麼將軍會說“為萬民”,朱玉階很清楚這一點。
但是,他卻依然將這些“為國家為民族”的思維給加了進去。
他是一個軍人,一個氣象兵,一個祖孫三代的愛國者。
即便是穿越了,他依舊不想就成為一個傳統的軍閥,一個換湯不換藥的封建將軍。
若是和曆史上的那群軍閥一模一樣、完全無二了,那他何必費勁改變什麼曆史呢?
憑借他的能力,到哪裏不能出將入相?
最簡單的就是,投靠滿清韃子,他也能富貴一生吧。
超前的話,會有人聽嗎?
大多情況下,是沒有人會去聽的。
甚至,大多數的人是不理解的。
“什麼萬民,我自己還養活不好呢,管什麼萬民家國之類的?那是什麼東西?能吃還是能喝?”
許多人都有這個想法。
這是最實際、最真實的人的想法。
但幾乎所有的人都莫名其妙在心底升起了自豪感。
以前,他們也會去挑溝打場、修路建城,也會去服兵役,去當兵。
官府或者太平寨裏,總會有這些徭役兵役攤派。
他們也要幹,也要當兵,但是,那時候的感覺和現在的感覺似乎不一樣了。
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漢子,也不知道哪裏不一樣。
甚至,朱玉階都說不清楚哪裏不一樣,但確實是不一樣了。
而且,因為這是從“太祖轉世”“天命之子”“白虎下凡”“天降殺神”“神州衛”等身份加持之後的朱玉階嘴裏說出來的,像是有點文化的,比如吳紹唐吳少勳等人,則是有著振聾發聵的感覺。
“真乃神人也!”
“神人所說所想,就是和我們不一樣!”
“這難道就是天之子的格局嗎?”
“開口就是家國天下,閉口又是國計民生,還如此有鼓動性,如此順口,若非天命之子,誰人能如此?”
“煌煌五千年曆史,帝王將相不知凡幾,又有幾人說出過‘同心同德、同甘共苦,一起奮鬥’這樣鼓舞人心的話?”
“又有幾人能說出‘勇於創造,敢為人先,樂於擔當’?”
“又有幾人會想到‘向荒山野嶺要糧,向崇山峻嶺要房’?”
“沒有啊!”
“真沒有!”
“翻遍了史書,都沒有過!”
這一番話,不但沒讓吳紹唐等人覺得朱玉階“與草民同袍”丟了身份,沒讓那些什麼“創造”“奮鬥”等詞沒聽過,懷疑他的身份,反而覺得朱玉階如此表現,才能體現他的“神異非凡”,更加坐實了朱玉階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