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郡守府內,衛原郡郡守麵色凝重,憂心忡忡。
城中可用之兵不足兩千人,且多數年邁體弱,年輕力壯者早已被調往支援臨夏城。而城外敵軍規模龐大,粗略估算至少有一萬兵力。
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如何應戰?更何況,衛原郡城牆並非固若金湯,僅憑這兩千老弱病殘,能否守住城池實在令人擔憂。
更為棘手的是,敵將公然放言,若明日正午時分仍不開城門投降,待他們攻破衛原郡城後,便會大肆屠殺百姓!這無疑給衛原郡郡守帶來巨大壓力。
更令他懊悔不已的是,自己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衛原郡的將士們,皆非貪生怕死之輩!”如今想來,這話似乎說得太早、太滿。麵對眼前困境,他不禁感到一絲後悔。
衛原郡郡守在府邸內來回踱步,焦慮不安。盡管已向周邊郡縣發出求援信號,但要想在明日午時前抵達增援,無異於癡人說夢。
究竟該如何是好呢?衛原郡郡守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卻始終找不到破局之法。他的腦袋幾乎快要炸裂,卻依然束手無策。
“算了,既然已經誇出海口了,那就守城吧!”
“我就不信了,他們敢屠城!就不怕天下人的口誅筆伐!”
“對!就這樣,這敵將一定是在嚇唬人的!”
衛原郡郡守想到這,當即傳令下去,讓士兵連夜搬運守城器械和物資到城牆上去,並把自己的猜測傳達下去。
讓城中士兵相信,這支敵軍是不敢屠城的,他們隻是用這種方法來嚇唬他們,好讓他們這些守城士兵被嚇壞了膽,然後打開城門。這樣這些敵軍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占領衛原郡了。
也就是這些話,讓衛原郡士兵紛紛相信起來,一時間也不再怕敵軍屠城。
畢竟上次在瑒國發生屠城,還是在上一次,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人們早就忘了。
第二天天一亮,常遇春便讓大軍吃飽喝足之後,擺陣在衛原郡城下。
直到日過午時,遲遲無人打開城門投降,常遇春無奈苦笑。
不過這也在常遇春預料之中,畢竟自己還有四萬步兵還沒有抵達,估計再過不到半個時辰,就能趕到衛原郡城。
常遇春可不想讓騎兵去攻城,那樣傷亡太大了,也太虧了。
而此刻衛原郡城牆上的守軍見常遇春遲遲沒有派兵攻打,個個都鬆了一口氣,深怕常遇春來真的。
到僅僅過了不到半個時辰,他們便看見又有一支黑壓壓的一片兵迅速靠近衛原郡。
衛原郡郡守人有點懵,心想:這援軍來的這麼快的嗎?
但當看見這兩支兵馬迅速合在一起之時,衛原郡郡守有些害怕了。
此時看著蓄勢待發的敵軍,衛原郡郡守隻能期待常遇春說的話是假的,不然他就真的成了這衛原郡城內近十萬百姓的催命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