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警方推測,A在行凶後,把受害人的頭顱以及所有物件都放進行李箱裏帶著離開,可能是考慮到防位置追蹤,A離開的同時還關掉了被害人的手機。
說明凶手反偵查能力強,但是在中國通過頭發毛囊或者DNA指紋精液,也能查到是誰?日本盛產偽娘文化,有些人會戴假發,給案件也增加了難度,但是按我的想法,日本正常一米六多半是女性,也有可能是身材矮小的男性。
日本地鐵又沒有安檢人員和安檢機器,可能在警察追查到A的下落前,凶手有可能帶著被害人的頭顱去到任何地方。普通人在市區逛街時遇到凶手順手丟下的腐爛頭顱,也是有可能發生的事...
當地警方現場調查結束後,日本北海道劄幌市迅速成立了專案組投入深度調查,沒多久,警方給出了被害人的身份。
被害人是來自恵庭市的62歲公司職員浦仁誌,居住地距離遇害旅店有30公裏。
案發第二天的夜晚,浦仁誌妻子報警表示丈夫失蹤,日本警方到家裏收集、比對指紋後發現,30公裏外酒店內的無頭男屍正是浦仁誌。
通過種種線索,浦仁誌遇害前的活動軌跡也被拚湊出來。
遇害前一天,也就是7月1日,浦仁誌在特意沒有告訴家人去向的情況下,獨自驅車從恵庭市開往劄幌,參加在劄幌舉行的某場活動。
這場神秘活動後來被證明是附近的“迪斯科聚會”,有400多人參加了當晚的聚會,其中有近一半,是此處活動的常客。
據參加過活動的人表示,現場人非常多,有不少是常客,但大多數是40多到60多歲的人,大家都打扮得很誇張奪目,其中約有十分之一的人男扮女裝,而遇害的浦仁誌也是喜歡男扮女裝的常客之一。
有熟人提到,浦仁誌因為穿女裝的氣質很自然,化妝也相當精致,圈子裏的熟人給他起的昵稱是“誌醬”。雖然已經60多歲,但因為看起來像是40左右,最初看到案件消息時,大家都沒聯想到,新聞裏那個“62歲的被害人”,竟然是剛剛在聚會上和大家一起歡唱過的“誌醬”。
雖然喜歡女裝,但女裝隻是他的愛好,不涉及取向。在愛好圈子裏,“誌醬”大概率沒有什麼感情糾紛之類。
也有熟人透露了一些小道消息,比如他似乎還有一個“疑似女友”存在。今年年初,浦仁誌的一位朋友說,曾收到過他發出來炫耀的照片,稱照片中一位看起來像是混血的美女,稱是自己正在交往的女友。
那麼這個混血女友會不會是凶手?
從目前的調查看,如果這個62歲的女裝大佬不涉及性取向的話,那麼我覺得“迪斯科聚會”隻是喜歡跳舞和特殊癖好的人聚集的活動,就和世界各地的酒吧蹦迪一樣,本身跟案件關聯非常大,凶手和受害者或許就是在這聚會認識的,而且認識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我盲猜凶手殺人就是因為男受害者渣了凶手,凶手才會走極端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