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章日不落帝國(三)
更可怕的是,中亞聯軍擁有無數的榴彈炮,效率比己方隻能用於攻堅戰的榴彈炮高得的多,一炮轟來,在密集的人群中,輕易炸死炸傷幾個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
在雙方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齊射中,中亞聯軍的射程還是優於歐洲聯軍。中亞聯軍的子彈已將歐洲聯軍成片掃倒,但歐洲聯軍還沒到己方的火銃射程之內呢。
歐洲聯軍人數雖多,還是本土作戰,但從一開始便處於非常不利的地步。但出於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歐洲聯軍仍勇猛衝殺,期望著憑借己方兵力優勢,再加上具有人種優勢的士兵身材高大,要衝鋒過去,在近戰肉搏中,擊敗身材相對比較矮小的黃種人。
身經百戰的鼇拜,當然是一眼就識破了對方的企圖,他哪裏會這麼輕易讓對方得逞。
你來我往的廝殺中,戰況非常慘烈,雙方士兵死傷慘重,多瑙河成為一條血河。
會戰最緊要關頭,部族聯軍中突然出現一支兵力隻有不到萬餘人但火力卻異常凶猛的部族武裝,直衝歐洲聯軍核心陣地。
歐洲聯軍擋不住這一支部族武裝的猛攻,隻得步步後撤,各部族武裝乘機展開總攻,將歐洲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是多瑙河大會戰的轉折點,由此開始歐洲聯軍全軍潰敗,部族聯軍大獲全勝。
此戰結果是,部族聯軍以傷亡十五萬人的代價,殲滅歐洲聯軍三十九萬人,取得了對歐洲各國的軍事優勢。
當日,多瑙河變成了血河、屍體河,因此,此戰也史稱血河之戰。
事後有人傳說,在大會戰中突然出現的那一支萬餘人的部族武裝,其實是中華帝國的軍隊,但中華帝國卻始終沒有人肯承認此事,這成為了曆史上的一個謎。
但不管怎麼樣,此戰之後,鼇拜指揮部族聯軍在歐洲高歌猛進,一直打到大西洋、地中海岸邊方才停下腳步。
整個歐洲隻剩下孤零零的一個英吉利國,鼇拜也決心不放過,他命令清軍在沿岸強征大批漁民和船隻,派出大軍連續五次攻打英吉利,雖然都失敗了,但英吉利也元氣大傷,將撒在大西洋四周的力量全部收攏回來,牢牢把守住英吉利四周海岸。
最後,鼇拜與英吉利達成了一個互不侵犯條約,為了雙方的都不渡海攻擊對方,保持力量的平衡,雙方同意英吉利的海軍船隻都不得超過一百艘。
這個條約徹底堵死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通道,從此,歐洲的船隻再難於出現在浩瀚的印度洋、太平洋等歐洲域外海域,世界各地的海洋成了中華帝國商人的天下。
征服歐洲各國後,鼇拜做了一件似乎很荒唐的事情,他開始按照其部族聯軍的剃發留辮模式,在歐洲強製推行”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剃發令,強迫歐洲所有男人必須剃發留辮子。
後人在評述歐洲剃發令的事情時認為:在歐洲各國已經歸順投降的情況下,鼇拜仍然強製推行這個惹起歐洲人拚死反抗的政策,是得到中華帝國高層的授意,目的就是要大大減少歐洲人口,直至徹底消滅歐洲文明!
但持上述論者卻找不到任何證據支撐他們的說法,更有反駁者認為,帝國皇帝是從滿清剃發令中奮起反抗的,怎麼會鼓勵滿清餘孽去歐洲再強迫別人剃發留辮子呢?
不管後世怎麼爭論,鼇拜在歐洲建立了一個國家,國號“大清”,但鼇拜卻不敢稱帝,隻是自稱清國王,甚至上表給中華帝國,請求皇帝冊封。
但中華帝國皇帝和國會都對此不予理睬。
由於遲遲不見中華帝國的反應,鼇拜甚是恐懼,經過深思熟慮,立即將歐洲大清國分成四個個小國,要他部屬中的三人,和他本人一樣分別就國王之位。
果然,中華帝國不會容忍歐洲出現一個統一的大國存在。在鼇拜采取行動沒多久,部族聯軍中的部族紛紛獨立出去自立王國,整個歐洲大陸分裂成二十九個獨立的小國。
消息傳到帝國首都南京,皇帝楊光輕輕鬆了一口氣:不用耗時耗力犧牲將士的性命遠征歐洲,那是最好不過的!
“皇上!我帝國軍力強大,有全球獨步的蒸汽機輪船、鐵路火車、飛艇,無數的工業製成品更是無人能敵,現已拿下南洋澳洲,劉文秀、張大安、桓智等人正在率軍橫掃印度次大陸,劉永宏、謝浩堂率遠征軍死死看住烏拉爾山脈,北美洲、南美洲又相繼落入我帝國商隊手中,連北美的印第安人都已宣布歸順帝國,我中華帝國已成為名符其實的日不落帝國。但聽說皇上還搞了一個什麼華夏文化協會,皇上還要親自主持這個協會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