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生拿起銅管用木製筷子一根根敲擊一遍,傅墨華道“這一根需要截斷三寸四分,這一根要截去七寸……”
季長卿一一用尺量出刻度,再用刀刻下標記。
二十四根銅管全部標記好刻度,季長卿又去找到鐵匠,按刻度截斷。
回來後三個人再次敲擊銅管,經過幾次調整終於把二十四根銅管各自定出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十二律。
季長卿又把三個女生交給雲柔安排住處,自己回到雲家的小院。
他用的這個方法是銅管侯氣,把十二根銅管按八卦方位插入地下,銅管口與地麵齊平。在把準備好的蘆葦內膜燒成的灰,慢慢灌入銅管。這些灰是他和雲柔燒了一個多月得來的。
做完這些季長卿看了看自己的工程很是滿意,剩下的就是等待。
立春的節氣是趕不上了,他現在等的是雨水節氣。好在明天就是雨水,這也是他急於做好這一切的原因。
第二天他向太學請了假,專心在雲家小院裏等待。
按照現在的曆法,雨水在午時。換成他熟悉的時間就是11點23分。
時間剛到10點他就進去黑漆漆的小屋裏,等待那奇妙的一刻。
10點45 分“噗”太簇律管中飛出一團蘆葦灰,季長卿用筆記下詳細的時間。
“果然現在的曆法不準。”
之後幾個月的時間季長卿除了讀書就是來記錄律管侯氣。
這幾個月發生了一件好事,山右的劉淵去除了帝號,向黎國稱臣。
夏家,晚飯時季長卿問起這件事夏北辰道“現在河陽,山右都不想打戰,之前山右稱帝所以皇帝不打不行。現在取消了帝號稱臣納貢,自然也沒了開戰的必要。不過三家必然有一戰是一定的,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季長卿道“我聽同學議論,河陽和蠻山九姓並不是表麵上那麼親近?”
“現在連表麵上的親近都做不到了,不然山右也不會稱臣的。蠻山在河陽的身後,國民大多住在山裏生性剽悍,河陽如果攻打他們,擔心我們黎國趁虛而入。”
“而我們如果進攻河陽,也會擔心山右從我們背後襲擊。這樣一來大家都有所顧忌,所以三家一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河陽以前一直送一些東西和蠻山九姓搞好關係,不過最近蠻山九姓的老酋長死了,新酋長覺得原來送的東西太少了,所以兩家鬧得有些過分。”
“那河陽會發生戰爭嗎?”季長卿不想生活在一個戰亂的世界。
“很難說,如果河陽王同意了蠻山酋長這次的要求,那會不會有下次?”
夏北辰看著季長卿問道。
“我看這位新酋長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嗯,所以河陽王現在很難辦。這也是山右為什麼現在向我們稱臣的原因。”
季長卿道“河陽一直在暗中支持山右?”
“他們兩國比起黎國藥弱一些,這樣的聯合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