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極門雖然也掛著“太極”的招牌,與平常所說的太極拳可是兩回事,平日裏自己一說出去經常被別人誤會,現在也懶得再詳細解釋(關鍵是不想在兩個表露出興趣的年輕人麵前破壞本門的光輝形象),說了句:“都差不多了。小丫頭你也別看了,剛才我隻是追著他轉圈亂跑,哪裏還是自己的步法?”
“至於說武功這個東西,可是很難說了。現在大家理解的武功嚴格說來隻是武術或是氣功,二者拆開來用做表演是不錯的,但已經沒有了武功的真諦。”老和尚看了一下兩個年輕人,還好沒有出現不耐煩的樣子,作為國粹之一,想繼續把武功傳承下去是每個老一輩武林中人的夢想,不管是一心為國家、民族,還是為了想找人切磋的時候沒有這麼困難。
“現在的武功已經發展成為三個大的分支——氣功、套路和競技對抗:氣功已經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諸如大量的健身氣功,當然也有人練習硬氣功,但他們所謂的‘硬氣功’實戰作用已經不大了,真實的對抗中誰還會等你擺架勢運氣?電視裏軍隊那幫人表演的不是硬氣功,那是生硬的練出來的——是個成年人都有一掌打斷一塊磚的力量,但手上肯定是要受傷的,那幫軍隊的人不過是平常不斷練習,手上的承受能力比一般人強罷了。”
“至於套路,現在大家習慣上所說的武術就是了,已經蛻化為花拳繡腿,沒有很大的實戰性了——當然對付幾個小流氓什麼的還是比一般人強上那麼一些。在以前,套路的主要作用有兩個:一個是為了配合氣功的運用,有一些煩瑣的動作是運氣的法門;另一個作用就是鍛煉人的速度、力量、協調性與柔韌性。真正的對抗中哪有那麼多花哨動作?現在即便是全國武術冠軍也不過是練武不練功——他們武術學校所謂的練功不過是壓腿和體能訓練,這種重視套路與外功,忽視內功的行為即便在少林寺這樣的武功起源地也是不能幸免。真是可悲!”
“說到競技對抗,這裏麵的範圍可就非常廣了,嚴格說來,拳擊、柔道、摔交、跆拳道、泰拳、散打等都屬於這個範疇,這是已經進入競技比賽的。還有擒拿術、防身術、部隊和警察練習的一些技擊手法,這些以打倒對方為目的的東西都算作這個範疇。這個分支在目前來說是分布最廣的一個,但已經把以前博大精深的武功向單個方向發展,即便發展到極至也難登最高的殿堂,現在不少年輕人都把學習什麼柔道和跆拳道當作時尚。外國人把我們的武功偷過去一點,反過來賺我們的錢,老祖宗們在地下恐怕要氣得發瘋了。”
聽了老和尚的長篇大論,劉康道也沒覺得沉悶,這些東西雖然平日裏沒有特別感興趣,但學習一點新的東西總是好的,今天聽了這些東西也有些想學習一下的想法,有了這些東西以後可就方便多了,上次在“四眼狼”索賠的時候,把職業刀手定住後,要是有了什麼武功,也就不用到處找磚頭棒子什麼的,直接給他們一下子多方便?微微雖然一時間聽的有些雲裏霧裏的感覺,但畢竟也是跟全叔學過幾招花拳繡腿的(按照老和尚的分類方法),現在也算是在實踐之後補充了一些理論知識。
“前輩,”劉康心裏有了想法,也不要隱瞞,“這個武功好練嗎?”
“說好練也好練,說難練也難練。”老和尚看一番說教之下有人發出了意向性詢問,不禁有些高興,就好象一個推銷員在門口堵住了出門倒垃圾的阿婆,說得口都幹了,阿婆終於問了一聲:“這東西多少錢一個?”
“練習真正的武功是講究資質與天賦的,以前之所以武功發展的很好,主要是練習武功的人多,其中自然出類拔萃的人也多了起來。現在感興趣的人本身就少,真正有機會練下去的基本上是萬中不及其一,能練出名堂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老和尚仔細打量了一下劉康,“你這個年輕人根骨不錯,雖然年紀大了些,但好歹以前也練習過,如果投入我的門下,一番苦練,估計很快——頂多五年必有所成。”
劉康差點摔了個跟頭,五年還“很快”呐?先不說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根基(打架的經驗不能算吧?),即便有也難以丟下一切東西去跟這個老和尚在深山老林裏苦練五年呀?這也難怪武功發展日漸式微,現在這個社會,時間與金錢的折算都計算到小時了(世界首富都按秒來計算了),誰能花整整五年的時間來練什麼最終還不知道能不能練成的武功?練成了其目的又何在?總不能隻為了今後收個徒弟吧?這也難怪武俠小說裏經常把為報家仇當作練武的動力了,實在是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理由了。
“不過這也說不準,還要看你原來練習身法的口訣與心法是否與本門的衝突,要不你現在就說出來我看看是不是合適?”老和尚突然又冒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