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夏蘭正在看著車間裏的數據。
工人們生產出來的布的數量和往常是一樣的,都是這麼多。在這個時候,根本不能比的過前世。現在的生產速度還很慢,一個一個的都要靠著人工來做,並且機器也是相當的落後。
她皺眉看著新做出來的報表。
這個報表也是她向上麵提出來的,獲得了極大的認可。現在正式開始使用,她隻是用了前世常見的報表將車間的數據變得更加簡單了,這樣的話,她就能夠更加輕鬆的看數據,也能更加有效率的工作。
她想是不是得從國外進口?
這個時候,國內的機器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就算是首都也還是差不多,從國外進口更加先進的機器會更加的好。
她記得這個時候,中日雙方還是在友好的關係。
前幾天看報紙,上麵還報道過。
那一張報紙特地用了一整頁來寫這件事。
最上麵就是“熱烈歡迎中日青年友好大聯歡圓滿成功。”
後麵第一個小框框的標題是“中國青年熱烈歡迎日本青年朋友,傷害各界青年一萬多人句型隆重集會。”
最下麵的標題是“中日青年友好大聯歡萬歲。”
在戰後,中國沒有要賠償款,簽訂了一係列的條約,大概都是日本要幫助中國的,其中很多的日資企業也在後續進入了中國。
所以這個時候進口日本的機器的話應該是可以的。
也不是說別的國家不行,主要是政策在這或許會更加的容易和便宜。
另外,夏蘭在前世也學過一些日語,大概在n3的水平,雖然和日本人交流還不是特別熟練,但是一般的來信什麼的還是能看的懂的。所以她打算提一下這個建議。
將更先進的機器引進過來,提高這個廠的生產效率。
想到就幹,她立刻就寫了一個計劃書,雖然這個時候沒有這種東西,但是她認為做一個還是好的,畢竟可以很清晰的闡明自己要做的事情。
她將計劃書寫好之後就向上麵提交了。
“林主任,這裏有一個計劃書,是我寫的。我想要向上麵提交。”
夏蘭敲門得到了林陽嘉的許可之後進來,將計劃書的事情告訴了林陽嘉,畢竟他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不可能越過他去將計劃書的事情提交上去。
林陽嘉意外的聽到了新詞,“計劃書。”但是意外的好懂,不用夏蘭過多的解釋,他就能夠明白大概是個什麼意思。
“什麼計劃書?我看看。”
林陽嘉結果了夏蘭的計劃書,翻開來看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將計劃書放下,意外的看著夏蘭。
“你想要從日本進口一批機器?”
林陽嘉道。
夏蘭點頭:“是的。我們廠裏的機器現在還是生產效率太低了,不止是我們廠,國內幾乎所有的廠都是這樣的。所以如果我們廠可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第一個收到效益的也是我們廠。等到大家都這麼幹了,那麼也就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