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白衣隨風吹動,似是看透了世間的爭鬥,欲飄然脫俗飛升東萊仙境一般,駐足歎道:“老五死前有句話,你想不想聽?”
我冷冷的道:“想聽當如何?不想聽又如何?你若要說,自然會說。不想說,刀架著脖子也沒有用。”
我似乎聽到他一聲輕笑:“老五說的沒錯,你是個捉摸不透的人。卻又透明的像水一樣可怕。”
“不要說這些沒用的。老五倒底說了什麼?”
“你放我一馬,告訴你權當還恩。如何?”
“我已經說的很清楚,放你是替老五還恩。”
卜己歎了口氣:“我知道,我們太平道終抵不過精銳的漢軍。可是,這口氣,若是不暴發出來,將會死更多的人。”
聽了他的話,我很是不解。轉身望著他的一襲白衣問道:“什麼意思?”
“惜日漢武帝是多麼英明,舉全國之力,又兼有不可世出的大將軍衛青、霍去病、李廣才擊敗了匈奴。如今,一個比匈奴更強大的部落正在強盛。而漢朝已經日落西山。”
“住口!若不是你們叛亂,我大漢朝怎會淪到如此地步?”
“可笑!真是自欺欺人。難道真是我們讓大漢王朝如此腐敗的嗎?你未免太看的起我們了。”
“你說的不錯,是大漢王朝的腐敗才引起了你們的叛亂。是我顛倒了因果,可是,你們……”
“不要說了。隻有大亂才有大治,我們可不想做亡國奴!”
“你說的強盛部落可是鮮卑?他有何能力滅我大漢!”我不禁憤怒道。
“被其他民族吞並也並不是什麼壞事,至少,我們的‘國家’還是強大的。”我明白,卜已口裏的“國家”指的是被鮮卑統一大漢後建立的新國家。
“漢奸!”
卜己一揮長袖,冰冷的笑道:“漢靈帝繼位十餘年以來,可謂是喪權辱國。北狄鮮卑數萬蠻軍累積殺我漢族將士三十餘萬,俘我邊郡人口近五十萬充當奴隸。釀造了邊境十裏無人,百裏無村的荒涼境地。東夷倭人,數次侵擾我海疆,那昏庸的皇帝竟然冊封其為倭王,真是可笑可歎可悲可惡之極!”
聽了卜己的悲憤之言,我竟有一股倒戈相向,欲殺入洛陽,活剮漢靈帝的衝動。
原來黃巾起義還有這一層原因,這是我所沒有想到的。張角領導的這次聲勢浩大的起義不止是為了受苦受難的百姓,更是為了身在危險邊緣而不自知的華夏民族。以後,除了別人在場,我再也不說黃巾起義是叛亂了。
卜己見我義憤填膺,歎道:“老五死前的原話是:渠帥今當歸隱山林,以免再次落入校尉之手。”
卜己接著又哂笑道:“天要亡我,何待他言!不過,校尉大才,是否願意投身太平道?”
我轉過身去,以示拒絕。隻聽卜己歎了口氣,便踏步西去。
回首望著卜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又轉眼瞧著東方的魚肚白,心裏一陣彷徨。民族的存亡已經悄悄來至,而我們還在手足相殘,不自悔悟。
我將目光投向灰白的天空,期望可以遠眺民族的未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