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反攻(二)(1 / 2)

“遼海已經封凍了?”書房內,溫體仁微微一愣,盯著坐在下首的湯寶成,後者輕輕點頭。

“大人說,老大人若是願意去遼東頤養天年,他將攜旅順上下倒笈迎之”湯寶成又道

溫體仁失神了片刻,很快就恢複了神智,搖搖頭苦笑道:“連知閑都看得出老夫倒台在即了。”

湯寶成拱手道:“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東林與閹黨聯手,老大人獨木難支,何不急流勇退謂知機,又何必等他下了逐客令再走?”

溫體仁歎了口氣,喃喃道:“成也東林,敗也東林,天意如此,夫複何言?”

湯寶成微微一笑,道:“聚散無常,流傳有序,老大人為國鞠躬盡瘁,又何必把些許瑣事放在心上,人生何處不周旋?”

溫體仁哈哈一笑,指著湯寶成笑罵道:“你倒是會說些應景話兒,也罷,老夫也不是眷戀不舍之人,難得楊波還有些孝心,肯收留我這落魄舊人。”

沒想到湯寶成突然伏在地上磕頭道:“老大人先請恕小人無禮,小的有個不情之請還望老大人恩準?”

溫體仁不動聲se,冷冷盯著湯寶成半天後才道:“既然是不情之請,不說也罷。”

湯寶成身子一滯,又磕了個頭後方從容落座,竟然絲毫不提剛才的請求,湯寶成年紀輕輕,心機如此深沉,連溫體仁都有些驚異。

“大人還特意叮囑小人,老大人還有何未了心事,隻要能做到的,大人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湯寶成又說道。

溫體仁捋了捋胡子,笑著道:“知閑知恩圖報,也不枉老夫提攜他一場,不過他巴巴的派你來做說客,是想讓老頭子早點滾蛋,省得杵在京師礙你們的眼吧?”

湯寶成剛想答話,溫體仁擺擺手,道:“大明風雨飄搖,老夫心裏比誰都清楚,北方州府還有一些兵馬勉強維持著持續,流寇已成燎原之勢,朝廷國庫空虛,無力圍剿,實幹之人屢遭貶斥,誇誇其談之輩捎首弄姿,大亂將起矣,知閑心有大誌,老夫也無需多言,隻盼他將來能為國家保存一點元氣吧?”

湯寶成再次跪在溫體仁麵前,恭敬的磕了兩個頭。

溫體仁歎了口氣:“老夫硬抗著,最後的結局無非是兩敗俱傷,倒不如主動退而求次,保全群臣一段佳話,老夫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嚴坤之和薛國觀,嚴坤之老成持重,為時名將,隻是權勢之心甚重,老夫在為尚能保得他無虞,老夫一退,隻怕他最後落得個議罪戍邊的下場”

湯寶成沒有抬頭,隻是靜靜的聽著。

“幸好還有個知閑替他撐著,旅順一ri不倒,嚴坤之無非就是受些磨難,當xing命無礙,唉,老夫主動乞歸,陛下為安撫人心,定會將薛國觀推上來,此人樸忠有餘卻不通權謀,少疑多斷,將來下場恐怕最是悲慘。若是果真到了那一步,還望知閑,還望知閑看在老夫的麵上,出手相救一二。”

湯寶成點點頭:“老大人交代的事,小的定會轉告大人”

溫體仁神se有些疲憊,揮揮手道:“你且去吧,鬥米恩,升米仇,老夫何苦去旅順讓知閑不自在?等陛下許了老夫的乞歸,咱們就南的南,北的北,若是上天垂憐老夫多苟活幾年,且看這莫測風雲如何變幻吧!”

“遼海封凍了?”祖大壽臉se猶豫不定,死死望著被祖克勇打發回來的使者。

“回大帥,遼海封凍,少爺擔心消息往來傳遞不便,提前命小人帶回一份密信,說一定要親手給大帥過目方可。”說完,那個細作從棉襖的夾縫中拿出一份蓋了火漆的信,呈給了祖大壽。

祖大壽幾下撕開信封,臉seyin晴不定,粗粗看過後對那個細作道:“我以知悉,你且退下。”

細作走後,一個黑影閃了出來,對祖大壽輕聲道:“大帥,如何?”

祖大壽心煩意燥,把信塞到他手裏道:“你自己看”

吳襄接過信,信裏洋洋灑灑深邃博大地寫了十幾張,最關鍵的其實是最後兩句話:“……侄兒根據這幾ri觀察斷定,一,建奴必敗,二,旅順不可敵。”

吳襄眼珠轉了轉,立刻把信撕碎,躬身對祖大壽道:“大帥,長伯年幼無知,平ri最喜誇誇其談,豈有區區數ri便能盡觀國家大事乎?某平ri多有溺愛,家教不嚴,還望大帥恕罪。””

祖大壽哼了一聲,卻沒有說話,楊波要和他一樣當軍閥,大家都心知肚明,大明全國能對付關寧軍的隻有旅順兵馬,原本派遣使者不過是一種投機,緩和與旅順關係的布局而已,沒想到吳三桂才去了幾天便看出後金必敗,這個判斷讓祖大壽心裏震驚不已。

旅順實力膨脹得很快,從進駐旅順開始,接著就收複了金州,然後開始在複州一線和韃奴拉鋸,短短一兩年勢力已經擴張到遼中地區,根據潛伏在旅順的細作回報,金州地峽屯田的軍戶已經超過了三十萬,,戰兵在動員之後能迅速達到三萬的規模,祖大壽還聽說,這還是連年與韃奴交戰,受製於糧草器械,如果旅順擊敗韃奴,修養生息一段時間,實力會膨脹得更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