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1 / 2)

這話我極度認同,長大後春節,不論是氣氛還是感受,都不如小時候,都說隻有小孩子才會期待過年,小時候不懂大人這句話的意思,現在徹底懂了。

小時候盼著過年穿新衣服,放鞭炮,拿壓歲錢,一大家親朋好友圍在一起吃團圓飯,再高高興興的去各家拜年。

長大後的家鄉和春節,對於我們這些長年在外奔波的人來說,就是一年到頭回一次家的理由擺了。

回家後的第五天便是除夕夜,兩天前我弟回家,我們帶著爸媽在縣城唯一一個5A級景區玩了一天。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初二這幾天,我們都是要回村裏宅基地的,因為很多老一輩的親戚基本都還是生活在鄉下,就算兒女在城裏有房子也不願意呆在城裏生活,一是生活習慣二是生活環境,他們都是忙碌了一輩子的勤勞人民,平時不幹點什麼活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無形的折磨。況且山裏的鄰裏關係都是他們認識一輩的熟人,沒事的時候你往我家串串門,我往你家溜達溜達,自在又舒服,跟城裏樓上樓下住了幾年都不認識一個人比起來,這樣的生活才是他們想要的。

所以小輩們也不會強求他們一定要到城市裏住,山裏才是大家的根,所以到了年關, 在外邊上班的年輕輩,都會帶著老婆孩子陸續回老家過年,試圖找尋和感受那份遺失很久的童年快樂。

即使我們都知道,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也因為這樣,前一天我們一家四口,帶著之前幾天陸續購置的年貨回到鄉下老家,花了一天時間總算把山裏的樓房打掃出來。

對於老家的春夏秋冬,我已經連續很多年都隻看到極其蕭條的冬天了,其他三季現在已經是我不配看見的了。

春天漫山遍野的嫩葉和鮮花,獨屬於雲貴川的折耳根長滿田耕,還有很多其他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菜,我們有時間就會拿著袋子遍山遍地的尋找,給單調的飯桌上增添獨屬於春天的美味。每逢春種時刻,各家都開始陸續給菜園子增添新的成員,有辣椒苗,茄子苗,番茄苗,黃瓜苗,南瓜苗,絲瓜苗...........。諸如此類,好像恨不得把天下所有菜品都給自己菜園子來一點才能滿足。

當然還有很多需要種植的大型農作物,比如土豆,玉米和水稻,每年這還是都是鄉下農村務農的人們最為忙碌的時刻。

這些獨屬於我小時的記憶。

現在它們也隻能是記憶了。

夏天掛滿枝頭的果樹,農田裏春天種下的各種農作物此刻也到了他們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玉米樹的半腰間開始長出果實,田裏的稻穀也開始齊刷刷往外冒尖,爭先恐後的樣子生怕晚了一步,就要被比下去一樣。

每逢午飯後,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刻,大家坐在院子裏葡萄架下乘涼,旁邊樹枝上傳來知了的鳴叫聲,再眯眼午睡一小會,給忙碌的生活來一個短暫的休憩,顯得格外珍貴又自得。

秋天,收成的季節,一年的勞動成果,到了秋天,就是大家一年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刻,玉米地的玉米早已經褪去青色的外衣,逐漸變得枯黃幹脆。

稻田裏的稻穀,顏色逐漸變成了黃色,在太陽的照射下,金黃金黃的,一片片,就像是金子在發光一樣。

而這些獨屬於我家鄉的四季更替,這個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好像我再也回不來了。

站在窗戶前發呆的我,忽然想了葉林,我給他發了一條微信。

“有機會,我也想去你長大的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