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路邊的楊柳已將抽出了綠條,遠處的草地上的枯草中不知何時已經夾雜著點點綠意!劉備、諸葛亮一行人來到新野城北,重點查看博望坡附近的地形。
按照預定計劃來到一片山腳下,諸葛亮翻身下馬,劉備、趙雲等也都紛紛下馬。諸葛亮問向導,“這是什麼地方?”
“博望坡!”
諸葛亮再問:“從北方宛城進新野縣,有什麼路可以走?”
向導如實回答,“從前麵二裏三叉路口處,有兩條路去新野,一條是從山前大道,一條是從博望坡去新野。”
諸葛亮看了看左邊的山,應該有兩百米高,山勢陡峭,山上樹木叢生,心想此處適合伏兵,問道“左邊的山叫什麼山?”
“豫山!”
諸葛亮又看了看右邊茂密的叢林,問道,“右邊是什麼樹林?”
向導熟練的說,“安林!”
果然如曆史書上所寫,諸葛亮暗暗讚歎!然後認真的考察了博望坡的長度(約十裏),寬度(同時可過四人),豫山的高度,安林的茂密程度等,並用筆一一記下來!
劉備不解的問諸葛亮,“軍師為何了解這些?”
“主公,我自有妙用,等後麵你就知道了。”諸葛亮說完,爬上旁邊的高坡上向遠處看了一會兒,“行軍打仗,應該是每到一處,都要對周圍的環境很熟悉,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現在就是在熟悉新野的地理環境。順便也請主公出來輕鬆一下!”
……
午後回到新野縣城,劉備邀請諸葛亮、趙雲等用完飯後,留下諸葛亮議事。
劉備對曹操的再次來犯,如何遇敵,心中仍然沒有底,“軍師,如果曹軍大舉來犯?我們該當如何?”
諸葛亮搖了搖鵝毛扇子,神態自若的說,“剛才,我們已近前去看了地形,重點是博望坡,我們將在博望坡用兵,借地勢之力可以暫時擊敗曹軍。”
“暫時,暫時?那後麵又怎麼辦?”劉備手背在身後,在屋裏走來,走去,顯得心神不定。
“我們應盡快取荊州!方能抵禦曹操!”諸葛亮搖來搖去的鵝毛扇突然停止不動,像是下定了很大的決心,“必定,劉表不思進取,年老體弱,蔡氏一門無德,橫行荊襄!他們終究將丟失荊州,此時不取,更在何時?”
“不!不!軍師千萬不要這樣想,劉表是我宗親,他肯收留我在新野,我又怎能做出不義之舉,奪取他荊州呢?此事,請先生以後不要再提!”劉備很嚴肅,果斷的說道。
“如果不取荊州,那就難辦了……我們應該先招兵買馬,廣納賢才!等待時變吧!”
劉備坐回位置,點頭稱“是”。
“我要見劉皇叔,快讓我進去!我要見皇叔!”突然,門外傳來了陣陣喧鬧。
“讓他進來!”劉備高聲說道。
進來一人身高九尺,麵色青白,上身赤裸,左胳膊上鮮血還在往外流,背上青一塊紫一塊,“皇叔,你看這是訓練時王小五用木刀砍的,訓練他盡然出手那麼重,說好我們是仁義之師的,對自己戰友出手居然這麼重!王五說他是訓練時無意傷到的,不應該受罰,皇叔,你幫評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