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馬謖(1 / 2)

諸葛亮修煉水之撫慰,傷勢正以可以感受到的速度修複著。

為了穩定軍心,劉備要求對諸葛亮被張奎爺爺用火之咧咧玄奧燒傷的消息進行封鎖,對外保密。

諸葛亮傷勢稍有好轉就開始閱讀文官選拔卷宗。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俗話說“槍杆子裏出政權”,所以諸葛亮要求,文官選拔題目是《兵者》,參與選拔人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自己對兵者的看法,借以選拔優秀的軍事人才。

孫乾選拔的五位優秀人才,黃春論將,講解深刻;張繼海論趨利避害,實用;吳武東論糧草及戰爭補給具體可行;馬瑞傑論行軍布陣,觀點獨特、新穎;馬謖論《勢》,兵如流水,順勢而為,“兵者鬼道也,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因勢利導,知己知彼,合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方可無往不利也……”其中還重點談了情報對戰爭的重要性,觀點與現代戰爭不謀而合,諸葛亮很震驚!

“馬謖理論功底很紮實!該見一見他啦!”諸葛亮自言自語。

天空下著綿綿細雨,雖然已經午後,仍然一陣陣涼氣襲來,讓人很難想象現在是春天。諸葛亮府邸桃花還在盛開,微風吹過,花絮隨風輕輕飄散,掩飾不住春天的寒意。

“馬謖,你的那篇文章,《勢》寫的好!足見你對軍事的深刻見解!以後跟著我幹怎麼樣?”諸葛亮搖著扇子,滿麵笑容的看著馬謖。

馬謖突然跪倒在地,恭敬的說道:“承蒙軍師不棄,我願肝腦塗地,誓死相隨!”諸葛亮的大名,他早有耳聞,今天,能夠得到諸葛亮的接見已經很高興了,更別說現在咯。

“很好!那我們來談談目前的局勢吧!你有什麼看法?”諸葛亮考驗性的說道。

“軍師,前麵徐庶大敗曹軍,奪了樊城,那曹操斷然不會就此罷休!我想曹操等過了雨季,很快就要對荊州用兵,新野是荊州北方門戶,實際上就是對新野用兵。”

諸葛亮看著馬謖笑著,微微點了點頭。

“這次曹操必然派重兵、猛將預踏平新野!然而,新野地小,城孤,不易堅守。荊州劉表不思進取,身體衰弱,蔡氏弄權,君臣不合,可以先取荊州立足,再與操作周旋,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啊!”

諸葛亮聽到這裏,心想這馬謖還真是算得上是個人才,對問題的分析也還算透徹,“咳!咳!”輕輕咳了兩聲,繼續說道,“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我主劉皇叔以仁義治天下,劉表是他的同胞兄弟,如何忍心吞並?”

“這…這…還請先生指點迷津!”馬謖恭敬的站在一邊。

諸葛亮早已將讀高中時,看到的曆史書籍,結合當前情況,做了歸納,心中有數。於是,放下手中鵝毛羽扇,微笑著說道,“新野不易久留,我們在這裏也隻能做一些小規模的阻擊!如果危機時刻,主公肯奇襲荊州,荊州兵精糧足,可與曹操抗衡,但是可能性很小,主公是不會答應的。江夏富裕,城牆堅固,毗鄰江東,那裏才是我們的去處,隻有聯合江東俊傑才能最終與曹操對抗,也才有可能戰勝曹軍!”

“軍師,可是,江夏城堅,糧豐,劉表、蔡氏又怎麼肯讓我們安排一支人馬進駐呢?”馬謖茫然。

諸葛亮瞟了一眼馬謖,見他恭敬有加的站在那裏洗耳恭聽,也就將心中的計劃徐徐道來,“劉表長子劉琦非蔡氏親生,蔡氏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劉琮在劉表去世後獨領荊州,蔡氏必然想方設法排擠劉琦,劉琦無依靠,必然來求主公劉皇叔,定然把劉皇叔作為他的親信和最能依賴的人,這樣就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