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張允許褚(1 / 2)

金旋一路上有三美相伴,大喬是他明媒正娶的嬌妻;烏靜兒與他相互心慕,彼此若即若離,心照不宣;小喬就像一位冷美人般,讓人猜不出她的心思。金旋周旋於三女中間,時間過得飛快,轉瞬已到廬江。

廬江為長江邊上重鎮,店鋪林立,美食揚名。一行人停舟打尖,金旋、烏靜兒兩人上岸透風,隻見一位大漢,身材偉岸,衣裳破舊,在岸邊求乞。金旋順手從袖內摸出一塊大銀,扔於大漢身前,隨即沿江邊往前行去。

大漢從後麵趕上,道:“請教恩公高姓大名,張允日後必報。”金旋聞得此言,心中一動,心思此人莫非是《三國演義》所載之張允,此人善治水軍,曹操用之為水軍都督,後被周瑜用反間計除去。

金旋心思至此,轉身詢問,道:“觀公一表人才,投軍必是一條好漢,何以在此操此賤業?”張允曰:“恩公有所不知,允前在江邊打魚為生,亦學得一身武藝,識得水性,隻因老母在堂,不敢擅離。前老母病重,允將家產變賣,又求借友鄰,今老母病已好轉,然而本錢虧折,又無處可貸,無所為生。老母嚴命,不得為賊,故而在此乞討。恩公留下大名,允日後必會重報。”

金旋、烏靜兒見他為治母病窮困潦倒,奉母嚴命不敢恃武功為賊,甘願乞討為生,不怕別人笑話,當真為至孝大丈夫。兩人不以他落魄而見笑,反生欽佩之情。烏靜兒望著金旋,欲要開口說話。金旋知她心意,將手輕擺,轉向張允笑道:“觀公風範,若出身軍伍,必有大成。我金旋現掌武陵郡,正在招兵買馬,保國安民。你何不帶老母從軍,我保薦你在軍中謀職,上可以供養老母,下可以報效國家。未知公意可否?”

張允聞言大喜,當即拜倒在地。金旋又讓烏靜兒取些銀兩,讓張允趕緊買些衣物,然後回家搬請老母,隨船共赴武陵。張允自然明悉金旋心意,擔心如此衣衫隨行,久後讓士兵得知,惹人笑話。當下到店鋪購買新鮮衣裝,回家後與老母換上新衣,背著老母尋到金旋等人,一同趕赴武陵。

金旋用人向來注重細節,這不經意的一件事卻讓張允感激一生,後來金旋遇險,張允奮不顧身,差點為此喪命。可見在人落難之時,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影響別人一生。因此勸諸位看官多行善事,必得善報。

一行七艘大船沿江往西北行去,趕往江夏方向。此地江麵寬闊,水流稍緩。稍公突然發現江麵浮著一人,生死不明。金旋聞報,急忙讓人將其救上船來。

此人身形雄偉,溺水時間已長,已經奄奄一息。張允久居水邊,精通水性,救治溺水之人非常有經驗。他與舟子折騰一陣,好不容易才將此人救醒過來,熬些薑湯給他灌下。

金旋見溺水大漢醒來,問其姓名來曆。大漢道:“在下姓許名褚,因為家鄉疫病大發,家人皆染病過世,隻剩孤身一人。在家鄉無以為生計,思起叔父現在四川為官,特去相投。不意路遇劫匪,故而與其相鬥。若非恩公搭救,吾命喪長江也。”

金旋聞言心中暗喜,這許褚本是曹操手下一員虎將,《三國演義》中曾經有一回說許褚裸衣鬥馬超的故事。此人雖然情急如火,卻是少有的忠義之士。無意中救下此人,如果將其招納,平添一員忠勇大將,實在是金旋之福。

金旋既然得知許褚底細,在船上設宴款待許褚。許褚身在難中,身上行李全失,已是無地可去。金旋對他有救命之恩,對他禮敬有加,不由萬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