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祝融公主(三)(1 / 2)

祝融公主見勢不妙,連忙率領苗軍奪路而逃,好容易殺到零陵城下,遙見城上早已換上武陵旗幟。祝融公主心慌意亂,後麵追兵緊追而至,零陵城門大開,兩名小將率軍殺出,與追兵前後夾擊,形成合攻之勢。

祝融公主環視一周,漫天遍野皆為武陵兵馬,她不敢接戰,慌忙率軍往側麵殺去。斜刺裏一彪軍趕到,一名大將徑奔祝融公主而來,正是金旋引兵殺到。祝融公主本與金旋武藝本來在伯仲之間,因為連連敗退,心神已亂,未及十合,一個怔神,竟然被金旋生擒。

金旋擒得祝融公主,橫在鞍前,嗅著少女體香,不由心神俱醉,間或調笑幾句,不似帶兵征戰,倒似打情罵俏。親兵在後見主公如此,不好緊隨,勒馬遠遠跟在後麵。

原來金旋讓黃忠率軍截斷苗王援軍,趙雲領兵在山穀兩側埋伏。俘虜苗軍援軍前軍以後,兩軍埋伏等待祝融公主部下苗軍。等苗軍主力盡出,龐統、甘寧、張允等趁虛而入,一舉攻下零陵。然後幾股大軍合力共擊,擊潰苗軍主力。龐統算準祝融公主退路,設伏將她一舉生擒。

此戰苗軍一敗塗地,主將祝融公主被擒,被俘苗兵上萬人。北苗王聞訊大驚,正在六神無主之時,忽聞轅門來報:“武陵使者來訪。”苗王連忙整裝迎接。卻是趙雲率領五千精兵保護龐統來此。

北苗王請龐統等到大帳落座,連連謝罪。龐統肅然道:“此戰皆劉度父子之過,朝廷必有公議。我此次前來,有兩事相商,第一件事是請貴軍退回原領地。”

北苗王忙道:“此次為貴軍所敗,若非貴軍仁慈,我軍恐怕死傷十之八九,我族必會元氣大傷。吾折箭立誓,征南將軍在世一日,北苗兵絕不敢再越邊境半步。”

龐統神色緩和下來,微笑道:“第二件事卻是一件喜事。”北苗王奇道:“不知喜從何來?”龐統道:“我家主公年少英俊,才高誌大,前途無可限量,與祝融公主正是郎才女貌,我替主公前來求婚,請大王應允。”

北苗王沉吟片刻,問道:“聞平南將軍已有妻室,未知如何對待小女。”龐統道:“主公人才風流,一生必有三妻四妾,待之若同正妻,未知可否?”

北苗王心思半晌,武陵士兵戰鬥力之強,遠勝北苗兵多矣。如今愛女被對方生擒,若不允親,恐怕此事不易了結。北苗王剛要鬆口,忽又觸起一事,道:“祝融自小與南苗王孟獲立下婚約,因年齡尚幼,尚未出嫁。此事——”

龐統笑道:“此事容易,可以請下聖旨賜婚,料想南苗必然不會介意,何況大王二公主尚未許人,令二公主代嫁孟獲,也是妥善之法。”

北苗王聞言眼睛一亮,道:“若能請下聖旨,本王同意此門婚事。”龐統即讓趙雲送上聘禮,道:“大王與我家主公聯姻,於我們兩家大大有利。南苗勢力強於北苗,素來有壓製之意,今我家主公取得零陵,已與北苗接壤,若是南苗前來爭戰,我家主公可為後援,於大王有利。主公欲取長沙、桂陽為基業,然後東取江東,西征西川,北下荊襄,倘若兵力不足之時,北苗士兵可為援兵,於我家主公有利。因此聯姻之事,實在是有利而無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