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兩軍又激戰一日。孫堅、曹操兵馬驍勇。擔任攻擊主力。蕩開董卓軍陣角。袁紹雖然多謀不斷。但是如此良機卻能捉得住。統領大軍全力攻上。
董卓軍雖然英勇。但是陣角被蕩開後。被孫堅、曹操兩軍將陣形衝為兩截。袁紹集中攻擊其左翼。董卓左翼抵擋不住。陣形潰散。
李儒見大勢不妙,建言董卓撤兵。董卓軍鳴金收兵,正是兵敗如山倒,被袁紹大軍趁勢掩殺。董卓得呂布護衛,死戰得脫,士兵損失一半,急急退往長安。
敗軍行到半途小山,呂布見李儒未曾跟來,分開回頭往救,董卓正欲讓敗兵借樹蔭歇息一會,突聞山上鼓聲響起,趙雲、魏延兩將率兵出現,用山石壘斷出口,縱火燒山。
董卓軍兵無戰心,在山上亂跑亂竄,董卓呼喝不住,見大勢已去,率親兵欲要奪路而逃。趙雲瞄準董卓,瞅冷放了一箭,正中董卓前胸,董卓翻身倒地。
親兵往前探視,所幸董卓尚未斃命。趙雲統兵上前,直取董卓。趙雲威武難敵,殺透親兵,一槍刺中董卓。董卓一代人雄,至此灰飛煙滅,一命嗚呼。
董卓死後,趙雲立起招降旗,董卓所部紛紛投降,共計二萬餘眾。趙雲收編完畢,士兵報呂布率兵殺來,趙雲讓魏延率所部押降兵先回,斬下董卓首級,裝入鞍邊皮袋之中,率所部斷後。
呂布率所部救回李儒,又逢樊稠敗兵,兩軍合兵一處,往董卓方向趕來,好遠看到山上煙霧不消,知道董卓已逢險情,與趙雲所部衝峰一會,記掛董卓安危,放過趙雲所部,趕到山前,喝令士兵搬開土石,疏通道路,發現山穀中密密麻麻皆是董卓兵屍體,董卓也已身死,人頭不知去向。
呂布見大勢已去,不敢回頭尋趙雲算帳,統兵回返長安。李儒等人計議,大家推呂布為主,占據長安、安定、天水三郡,休養生息,徐圖大業。
眾諸侯返回軍營,發現金旋等人迎天子、諸侯已到陳留,陳留太守張邈接眾人進城,金旋以護衛天子安全為名,接管城內防務。張邈才能平庸,金旋又以天子壓人,無奈下隻好將兵權交出。金旋為了平複張邈心理,求天子賜他為留亭侯。
張邈得到封號後,心氣頓時平息下來,反而潛心巴結金旋,以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金旋與龐統細細商議,決定請漢帝暫在陳留安置,派張邈收拾房舍,安頓天子、百官。
袁紹等人接到金旋手書,得悉天子已經到達陳留,與其眾六路諸侯急急趕往陳留。趙雲、魏延已先期抵達陳留,獻上董卓首級,漢帝、百官見首惡已除,皆大喜過望。
袁紹等人趕至城外,金旋與蔡邑等人將八位諸侯接進城中。漢帝大加賞賜,大封諸位諸侯。
金旋解救天子百官,又取董卓人頭,居攻最偉,被封為中王,袁紹為東王,曹操為西王,劉焉、劉表已經封王,因此封號未變,袁術為征南侯,韓馥為征北侯,公孫瓚為征東侯,孫堅為征西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