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夕笑著分析道:“其一,那男子要是真的心疼媳婦,就該在家裏把飯菜做好,等他娘子回去吃。”
呂青青不解:“君子遠庖廚,男人下廚還叫男人嗎?況且他也背了一早上的書。”
楚夕翻了個白眼,就跟誰沒起大早背書一樣。
“腦子背書,手腳也沒捆著,為啥不能一邊背書一邊做飯,倆人吃的飯簡單,粗茶淡飯,怎麼就不能做了。”
呂青青又問:“還有呢?”
楚夕:“第二,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一個大男人連家都養不好,還得讓女人賣雞蛋養活他,精準扶貧也沒這個扶法,我看這男人就是個吃軟飯的。”
呂青青大囧:“夫人這話說的有點太過了吧,讀書人要考科舉,那有時間賺錢養家……”
楚夕:“一屋不掃何以平天下,連家裏人都養不活,這樣的人將來考中科舉入了仕,也一無所成。”
呂青青又問:“這又是為何?”
楚夕指了指腦子:“讀書和賺錢一樣,是需要腦子的,死讀書是考不中科舉的,再說一天十二個時辰,除了吃飯睡覺,需要七八個小時,考試那點東西,讀十來年了,還沒考中秀才,基本是沒什麼希望了。”
這點盛淩雲深有體會,讀書,也不是誰都可以的。
想當年盛淩雲在家讀書,可是小小年紀就考中秀才,因為古代的秀才每個月都有朝廷獎賞,相當於領工資,米麵和錢財是不愁的。
養活家裏人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而這個男人都快二十了,算起來三歲啟蒙,啟蒙了十來年,還沒考中秀才,基本是沒戲了。
即便是將來考中秀才,還有舉人,還有進士呢,能考到多少歲,七老八十?
等他考到七老八十,家裏都靠他娘子一個人養活,不是吃軟飯是啥。
呂青青又問:“那他一個讀書人,能幹什麼?”
其實呂青青的父親也是讀書人,隻是她家裏有個燒餅鋪子,父親和母親一起經營這個鋪子也能養家糊口,所以呂青青對貧窮也沒多少概念。
楚夕掰著指頭說:“雖然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他能幹的事情也多了,比方說幫人寫信,去書館抄書,或者在書院打雜,文人讀書好,就幹點識字的活,輕巧也賺銀子,總比吃軟飯好。”
呂青青歎口氣:“這麼說來,那個男人一無是處。”
楚夕重重地點頭:“也就他娘子能看上她,但凡是個頭腦清楚的,自己有本事賺錢的女人,都瞧不上他這種人。”
呂青青又歎了口氣:“是啊,讀書人中,盛大人才是拔尖的。”
這點楚夕倒是承認:“還算可以吧,科舉三年一次,三年就出個狀元,到了京城,也就那樣,那兒都是人才呀。”
呂青青吸了口涼氣:“夫人,連盛大人都嫌棄?那一定更嫌棄宋公子吧?”
楚夕搖搖頭:“他們是兩種人,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呂青青睜大了雙眼,想讓楚夕說的更明白。
楚夕:“盛淩雲太聰明,太算計,算計太清楚就會自負,有道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月滿則虧,不過這次他能及時退隱,去幽州,也算是明白過來了。”
“宋公子呢?”
。您提供大神七月七的肥妻逃親,瘋批相公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