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擴大兩倍,”蔣維新也知道外麵兵荒馬亂,糧食緊缺,
大量種植紅薯,最大程度上能夠保證青岡山上所有人填飽肚子,
“蔣叔,玲兒還從外麵淘了兩樣種子回來,據說產量不比紅薯低”,
楊柱子得瑟的告訴蔣維新,他手裏還有好東西,
“哦,還有糧種,走,走,走,咱們再看看那裏有荒地”,蔣維新幹勁十足,
山上哪裏有什麼荒地,石頭縫裏也有小草頑強的生長,
所謂荒地就是沒有樹林的草地,將草地周圍的樹木清理掉,擴到他們需要的大小,
土豆與玉米各十斤,楊柱子打算直接種在一塊地上,最好是在家附近,因為玉米是長在地麵上的,他怕被野物給禍禍了,
“那咱們往回走,記得我家背後有片坡地”,書生李博開口說道,
“要去看看嗎”?蔣維新這句話是對楊柱子說的,
“去”,在誰家背後都沒有關係,楊柱子篤定山上的人不敢偷摘玉米,偷挖土豆,
很快,在李博家背後找到了楊柱子想要的地,
“就是這裏,左邊種土地,右邊種玉米”,楊柱子大手一揮,當即拍板,
緊跟著告訴李博,下山的路口設有關卡,所有人都可以在家門口開菜園地,
為什麼說在家門口開菜園地呢?因為除了蔣家與楊家是修了院牆的,其他的人家隻修了木屋,沒有圍院牆,
楊玲告訴他發動所有人開荒除了紅薯、土豆與玉米歸山裏居民共有,
幹活記工分,青壯年幹一天活,滿分,記十分,婦女幹一天記七分,
老人與孩子幫著除草,一天算三分,收獲之後按工分發放口糧,
養殖廠,楊玲也動員楊柱子歸入公中,在養殖廠做工也算工分,
至於粉條作坊還是維持原樣,因為大股東是秦川,屬於楊玲的三成股份,楊玲已經平分給了弟妹,
各家種的蔬菜歸各家所有,蔬菜種由楊柱子提供,
楊柱子家裏有一小部分菜種,大多數的菜種來自楊玲的係統商城,
蔬菜種不白給,收獲之後用蔬菜抵菜種,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楊玲不說楊柱子也明白,
“知道了,山長,我這就通知下去”,李博是楊柱子的跟班,每個月可以從楊柱子手裏領5斤糧食,
楊柱子想要告訴住民什麼都由李博去傳達,
千萬別小看五斤糧食,李博一家五口都指著它吊命,
李博家進城之前也是一個大家庭,進城分家的時候,幾個哥哥都不願意奉養父母,
說他花家裏錢最多,必須給父母養老,
為了不與他在同一個山上生活,安頓在灰岡山的幾個哥哥硬是將他趕到了青岡山,
剛來的時候,他家的日子不好過,每日就靠他娘與媳婦在山上挖野菜度日,
家裏日子好過起來也就是這一、兩個月,山長楊柱子收了他做跟班,一個月5斤糙米當工錢,
在家門口種蔬菜是個好消息,李博他爹是種地的好手,如今沒地種閑在家裏,整天唉聲歎氣,
李博第一時間衝回家裏:“爹,好消息,山長說可以在家門口種菜了,菜種去他家領……”
李老漢來了精神,山長在上山的路上設卡,種菜再不用擔心城裏的那些人來搶,而且山長還準備讓大夥開荒種糧,
“太好了,我去山長家賒菜種”,
邊說邊朝楊柱子家跑去,李老頭心裏十分得意,因為肚子疼,老婆子不準他去山上撿青岡子,
第1個知道能種蔬菜的消息,第1個將蔬菜種拿到手,一會他還要爭取做第一個開菜園地的人,
“山長,你家的鋤頭能借我用用嗎〞?李老漢拿到菜種才想起家裏沒有種地的工具,
楊柱子笑道:“工具我都給你們準備好了,鋤頭與鐵鍬都有”,
可以借用,以後有能力也可以在他這裏買,用銀子也行,用糧食兌換也可以,
農具自然是楊玲從係統商城拿出來的,不過她告訴楊柱子,這些農具是在城裏訂做的,
下午太陽落山的時候,上山撿青岡果的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