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送給小海叔的隻有5斤熊肉,大姐這麼做自然有她的道理,咱們別摻和”,
楊峻無奈的搖了搖頭,楊柱子膨脹了,必須要讓楊柱子清醒過來,
“我以為你姐送了小海一條熊腿,原來是5斤熊肉,送了就送了,我也不是那小氣的人”,
“柱子哥,咱家玲兒說了算,你難道忘了,”楊柳氏板著臉說道,
“沒,沒,沒忘”,楊柱子嘿嘿笑道。
蔣維新摸著胡子說道:“老夫這個徒孫收的值”,
荷花誇張的說道:“不值嗎?他姐天天給你老送肉”,
直男蔣吉昌聽不出他媳婦說的是玩笑話,認真的說道:“媳婦你記錯了,玲丫頭一個月也就送五六次肉,哪裏有天天”,
荷花瞪了他一眼,敷衍的說道:“行,行,行,你記性好”,
自家男人就是個實心眼,難怪老爺子不主張他與楊家人一爭高下。
謝鷹帶著手下在海邊收魚,不出他所料,
明知道楊玲那邊收魚的價格比他這裏收的價格貴上5文至20文,所有人還是願意把魚賣給他,
“老大,厲害”,六子豎起大拇指說道,老大就是老大料事如神,
“別拍馬屁了,趕緊收拾好準備出發”,謝鷹淡定的說道,
現在出發,從海邊趕牛車去到青岡山,再從青岡山回到海邊,一夜不睡還得搭上明天上午,
更別說夜晚上山有風險以及鮮活的海魚送到地頭變成不值錢的死魚,
為了多賣幾十個銅板,耽誤出海捕魚的時間,怎麼算都不劃算,
賣給他是最明智的選擇,因為隻有他才有能力組織車隊連夜上山送魚。
“主子,昨兒半夜謝鷹帶人送來了五車海魚,一共870斤〞,一早瑪麗就來給楊玲彙報,
其中小魚小蝦螃蟹生蠔有170斤,15文1斤的海魚500斤,50文1斤的有30斤,70文1斤的有……一共13兩銀子
本來瑪麗是要去叫醒楊玲的,因為待在山上不需要用銀子,瑪麗手裏沒有銀子,
是謝鷹說,楊玲睡了就別去打擾她,可以隔一天結一次賬,
“今晚你告訴謝鷹,賬還是一天一結,走,先去挑魚”,楊玲將儲物袋遞給瑪麗,
為了趕在作坊開工之前挑選海魚,楊齡顧不上洗漱,匆匆跟著瑪麗去了海鮮粉作坊,
多寶魚、石斑魚、金昌魚、金槍魚……楊玲通通收起了商城,
009機械的報數聲在她腦海裏響個不停:“多寶魚50斤兌換積分2500,石斑魚20斤1千積分,金昌魚1百斤得積分7千,金槍魚……”,
楊玲感歎,收購海魚才是積分增長的正確模式,不到一柱香功夫賬麵上又增加了2萬8千積分,
謝鷹等人瞧不上眼的螃蟹與生蠔,係統收購價居然給出了50文1斤,要知道這些東西謝鷹的要價隻有5文,楊玲直覺賺大了,
她不知道,謝鷹等人回去的路上也在討論那170斤沒有成本的小魚小蝦螃蟹生蠔,
謝鷹在海邊公布的收購價裏沒有小魚小蝦螃蟹與生蠔,
“老大,沒想到撿來的小魚蝦還得了850個銅板”,六子嘿嘿傻笑,
“現在知道笑了,早上老大安排大夥去海邊撿螃蟹與生蠔的時候,誰最不樂意,忘了”,
“當時我不是沒想到嗎?下午在漁船邊上撿小魚蝦可是我帶著兄弟們去的”,六子據理力爭,
“行了,都少說兩句,仔細看路,”謝鷹打斷兩人的鬥嘴,
天黑路不好走,舉著火把趕牛車還是專心一點好。
吃過早飯,楊玲來到作坊,瑪麗已經在給工人們講述,
“小魚蝦清洗幹淨,放入鍋裏炒熟,然後宰細,再次放入鍋裏烘幹水份……”,
說了小魚蝦的處理方法,瑪麗接著講述大魚的處理方法以及怎麼烘幹魚骨,
最後一道工序,打磨成粉瑪麗沒有講,用石磨磨粉費時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