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頭點頭說道:“早一天弄好荒地早一天安心”,
楊老太留在祠堂那邊帶楊五丫,楊江氏也跟著一塊去了荒地,
祠堂裏住的兩家人都不在,楊老太也無聊,幹脆帶著楊五丫出門遛達,
目的地是村口,村裏認識的除了楊光平家就是兩個兒子家,去村口望望,說不定能遇上正往回家的楊姓村民,
運氣不錯,走到村口正好遇見楊如罪帶著兩個兒子、三個孫子回來了,
“村長,你可回來了,咱們啥都沒有了,咦,你媳婦呢?”
楊老太細看之下才發現,不止是楊如罪的媳婦不在,他的小女兒楊花花、兩個兒媳婦還有大孫女都不在,
楊如罪,大兒子楊定康,小兒子楊定祥以及三個孫子一個不拉,清一色的和尚,
楊如罪歎了口氣:“他們沒有熬到新皇登基,樹明他娘,你剛才說啥都沒有是什麼意思”,
楊老太同情的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淚,好心的將村裏的現狀講了一遍,然後說道:
“祠堂裏還有兩間廂房,快去找村長,安頓下來再說”,
吳村長家不需要楊老太帶路,因為吳家就是楊如罪在淩華村的家,
楊如罪平靜的接受了這個實事,人活著就好,房子、田地沒了就沒了,當務之急是把住的地方定下來,
“樹明他娘,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我先去找村長,回頭再聊”,
楊如罪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他能心平氣和的給淩華村唯二的潑婦楊老太道謝,
“去吧,去吧,”都住在一個院裏,楊老太暫時息了打聽楊如罪家的女人們是怎麼沒了的心思,
楊如罪一家的回歸,祠堂裏左右廂房全員客滿,
楊石子在荒地上幹活的時候就聽楊光平說過楊老頭回來了,楊老頭他們過來荒地的時候,沒看見楊石子先看見了牛,
“爹,你看,那兩處都有牛”,災民不可能有牛,有牛的人家隻可能是楊石子與楊光平,
楊豆子猜的不錯,整個百家村有牛的人家除了楊柱子、楊彪、楊石子、楊光平,再無其他人家有牛,
“過去看看”,
“三丫,三丫,我是你四叔”,楊豆子看清楚了,放牛的女孩是三丫,
楊石子與楊光平一樣,不放心把牛擱在家裏,於是兩家人商量,
每隔1天出1個人來放牛,昨天是楊光平家放養,今天輪到楊石子家,
“四叔,爺爺”,多年不見,楊三丫還是憑記憶認出了眼前人,
“三丫,你家的地在哪裏”?
“那裏,爹,爺爺與四叔回來了”,
楊石子抬起頭,看見朝他走過來的楊老頭,平靜的叫了聲爹,心裏打定主意,堅決不幫楊老頭開荒,
“老三,這些都是你開的”,楊老頭羨慕的說道,
“嗯,十畝”,楊石子淡然的說道,其實,他們一家人隻開了四畝,另外六畝是丁一兄弟三人開的,
“十畝,夠你們一家嚼用還有剩,”楊老頭還沒想好用什麼借口將楊老三一家騙去給他們開荒,
“我還有五畝地沒開”,楊石子明言自家地都還沒開口,幫不了忙,
知道楊老頭回村了,楊石子就讓丁一三兄弟回去了,
這樣做,不是為了楊玲,也不是為了楊柱子,隻為了不給他的兩個兒女添麻煩,
畢竟楊玲是看在楊三丫與楊四娃的麵子上才派人過來幫忙的,他不想讓兩個兒女被楊玲厭棄,
楊豆子詫異的問道:“十畝,十畝你還開”,
老楊家沒被流放之前,家裏擁有的土地還不到十畝,
“荒地五年不收賦稅,現在不多開,難不成以後再開嗎?”楊石子嘲諷的說道,
楊豆子是兄弟三人中最會偷懶的一個,之所以說是兄弟三人,是因為老大楊樹明從來不用幹活,
現在分了家,楊豆子如果偷懶,吃虧的是他自己 ,
以前荒地三年不收賦稅,這次開荒五年不收積,誰不開誰傻,楊老頭很快就反應過來,為什麼楊石子開了十畝還要再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