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瑪麗,粉條作坊由我負責,”瑪麗清冷的聲音響起,

從清洗紅薯到磨粉沉澱,瑪麗照程序做了一遍,這些工序都是男人來幹,怕他們記不清楚,瑪麗隨時都在詢問:

“記住了嗎,記不住的下來可以互相問問,實在問不明白可以來找來”,

讓男人們將磨碎的紅薯泥用布袋吊在房間裏,接下來的工序將由女人來做,

閑著也是閑著,瑪麗幹脆提前告訴女人們,兩天之後該怎麼操作,

盆裏的水沉澱兩天,去掉上麵的清水,下麵的澱粉就是做粉條的原材料,

澱粉取出吊成粉砣放在太陽下曝曬,粉砣內水分蒸發一半時,把粉砣弄成若幹份繼續曝曬……

漏絲前可先試一下,看粉團是否合適,漏下的粉條不粗、不細、不斷即為合適……

粉條拿到背風向陽處,曬幹成形。

女人們的接受能力很強,瑪麗講一遍她們就記住了,

“瑪麗管事,這兩天我們沒活幹,不如幫漢子們清洗紅薯,多弄一些澱粉”,

女工甲怕兩天不幹活,沒有工錢拿,主動找活幹,

昨天丁一兄弟三人趕著馬車、牛車出去轉了一圈,回來的時候拉了三車紅薯,女工們想幹活,紅薯管夠,

瑪麗點頭應下:“清洗紅薯切成小塊,這些活暫時由你們來做”,

女工們一擁而上將紅薯倒進專用水池,洗紅薯、打水、切塊,一時之間,作坊裏除了一個瑪麗是閑人之外,其他人全都有事幹,

本來楊柱子提出想管理粉條作坊,楊玲考慮到楊姓村民陸陸續續往回走,到時候借著親戚關係都想進作坊,楊柱子不好拒絕,

思量再三,還是讓瑪麗來管,瑪麗與楊家人不熟,拒絕楊姓村民的要求完全沒有壓力,

楊柱子另外領了份不得罪人的工作,登記發放小雞仔,

“張家大哥,你家領幾隻雞崽”?

“10隻〞,

楊柱子邊登記邊將注意事項講述一遍,領10隻雞崽45天之後就要賣10隻雞給楊玲,少1隻得賠償5文錢的雞崽費,

“咱們家收雞的價格與鎮上的價格一樣,這些雞崽是從丁一朋友那裏購買的……肉質略差”,

怕村民們養大了雞崽不賣給楊玲,楊柱子還細致的講了一遍這種肉雞隻有楊玲有渠道買到雞仔,

申明不賣雞給楊玲的人永遠不能來他家領雞崽,

“楊兄弟,你放心,我家養大的雞肯定賣給你閨女”,張家大哥憨憨的說道,

“楊兄弟,雞崽生病死了也要賠錢,是嗎”?也有人在擔心,病死的雞崽怎麼賠償,

“大規模的雞瘟不需要賠償,”楊柱子淡定的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給我來20隻”,問話的人聽後立刻要求登記領雞崽,

隻要不偷懶,沒有雞瘟的情況下,是不可將雞養死的,

楊柱子登記,楊柳氏與瑪雅負責捉雞崽,楊峻與楊彪就在旁幫著維持秩序,

村民們在還沒有開工的味精作坊門口排隊,在楊峻兩人的安排下,進院子登記領雞崽的村民兩人為一組,

一次進去兩個村民,楊柱子夫妻與瑪雅也不會手忙腳亂,

楊石子、楊光平還有楊如罪他們仨也一塊過來領雞崽,知道他們住一個院裏,楊峻直接將三人放了進去,

“二哥,我領5隻,再,再幫老四領5隻”,

“我也要5隻”,

“我也一樣”,

楊石子三人來的時候就商量好,將柴房清理出來,壘成四個雞圈,各養5隻,

楊老太礙於麵子,不準楊豆子來領,楊豆子偷偷拜托楊石子幫他簽名帶5隻回去,

5隻雞,就算楊豆子以後不認賬,楊石子也能賠得起,於是答應替楊豆子領5隻,

“村民們最少都領取10隻,你們怎麼養這麼少”,楊柱子邊登記邊問道,

“祠堂裏住著四戶人家,各養5隻,20隻雞不少了”,楊石子笑道,

開出的荒地明年春季才能種植,秋天才有收成,有地方誰不想多養幾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