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八零之南河故人(1 / 2)

後海公園長凳上,孫大釗和老寧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長歎了一口氣。

眼前景色再美,也入不了兩人眼睛。

“老孫, 咱們要等到什麼時候?鄉親們可在家眼巴巴地等著我們的消息。”

“快了,快了,唐宇不是說已經告訴許醫生了嗎,估計今天就能見到人。”

孫大釗現在不是縣委書記,而是市委領導,而寧縣長也一樣因為當年南河救災做出的貢獻升到市裏。

昔日舊友現在在同一個單位做左右副手 ,主管經濟。

改革開放後,他們倆看準形勢,利用南河天然地理優勢,主張種植藥材,爭取把南河發展成為藥材大省。

種藥材不是心血來潮的計劃,而是南河祖祖輩輩都有種藥材的習慣 ,隻是沒有形成規模。

無論從哪方麵看,發展藥材種植業對於南河人們來說都是有利無弊的事。

一切都進行得好好的。

誰能想到這百分之九十能贏的局麵會出現岔子。

他們下了血本培植出來的藍參染上了怪病,變成了藍不藍,紅不紅的怪異品種。

問遍了當地的專家和老藥農,都說沒見過這樣的。

食物變異了都不敢亂吃,何況是藥物。本來指望著靠這批藥材甩掉貧困的帽子,這下好了,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無奈之下,孫大釗和老寧帶著生病的藥材上四九城尋找答案。

可惜,他倆都不是官迷子,平常也不注重關係培養,隻著眼眼前一畝三分地的耕耘。

上到四九城,傻眼了,找不到門道。

他們去農科院,人家問批條呢?沒有批條不敢隨便接受新物種檢測。

好說歹說,人家願意幫忙檢測,一問檢測時間,對方說沒有半年一年出不了結果。

農科院機器少,試驗多,各地送過來的檢測農產品更多,都在排隊。

除了農科院,兩人也試著找老字號的中醫鑒定,可惜都搖頭說沒見過此物。

事情陷入了死局。

若不是在路上偶遇唐宇,知道許醫生現在開了一家醫藥公司, 他們可能真的失望而歸,回去把這些藥材當垃圾處理,趕緊空出地種點別的東西,盡量挽回損失。

“走吧,到時間了,我們去寶鼎公司等著。”

多寶從家裏到公司的時候,遠遠就看見兩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公司門口。

她驚喜地叫了起來:“孫書記,寧縣長~”

“許醫生......”

一激動,兩人聲音有點哽咽起來。

多寶一看他倆的狀態就知道不對,這是遇到難事了,怪不得唐宇催自己趕緊回來看看。

“走走,上我辦公室說去。說不定我能幫上忙,咱們先別自己嚇自己。”

在老孫和老寧兩人心目中,帶隊救災的許醫生是萬能的,什麼事到她這都不是事。

今天見到了許醫生,他們的心放下一半。

剩下一半就看生病的藍參還有沒有救。

“你們是怎麼種出來這個東西的?”多寶手上拿著藍不藍、紅不紅的藥材,反複觀看,驚奇地問道。

孫大釗親自下去跟各個藥農溝通過,知道的信息全麵些,他解釋道:“跟種植平常的藍參沒兩樣,往年我們各個藥農多多少少手上都有留種,從來沒出過事。

要說不同,大概是這批藍參播種的時候摻雜了野藍參的種子。

祖上流傳一句話叫半野半家,強壯萬家。

就是說野生的和人為種植的混合在一起生長,長勢更好。